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周源接受市电视台记者专访
2018-09-17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即将完成,座落于正素巷中段的街区中心馆青果巷文化记忆馆(1000多平方米)预计9月底动工, 12月底完工。该馆将被打造成全国社区历史博物馆示范点、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常州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该馆将有一些青果巷代表性名人和古建筑的介绍。 9月10日上午,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盟市委原主委周源在民盟市委机关307办公室,接受了市电视台记者专访。      记者:史良出生于常州,有哪些轶事?   周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常州聚焦精粹的地段,从明清到现代,青果巷走出了百名进士和几十位文才武略,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这包括民盟先辈史良、周有光等。   史良1900年3月27日诞生于青果巷街区(原观子巷57号),史良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父亲史刚,字子游,没有像父辈那样,走科举之路,因此家庭生活清苦,经常用咸菜下饭,八个子女中,有三个女儿年纪轻轻就贫病去世,史刚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倾向反满革命,并参加了同盟会,史良幼年时受家庭的熏陶,受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心田里播下了爱国忧民的种子,养成了反抗精神。   她在县师附小(现常州市实验小学)读书时写过一篇《老井》的作文,文中写道:“我是一口年代久远的老井,之所以取之不尽,永不枯竭,是由于她深深地植根于地下,时刻吸吮大地的乳汁。她始终是那样慷慨文静,只要吊桶落下,便绽开乐于奉献的笑脸。”   史良笔下的“老井”形象,正是她人生的缩影,她善良、文静,她深深地爱着生她养她的家乡,她对祖国人民,慷慨无私,乐于奉献。而一旦祖国遭受侵犯,人民陷入苦难,她就会挺身而出,奋起反抗,不畏强权,斗争到底。   她小学时带头闹学潮,进入女师本科后担任学生会会长,组织同学投入爱国反帝五四运动。      记者:史良与常州民盟有哪些联系?   周源:1924年,史良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后,当五卅运动爆发后,史良积极投入支援中国工人反对日、英帝国主义的斗争。史良担任律师后为穷苦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为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做了大量工作。她刚三十岁时,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她三十五岁时,1935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步步进逼内蒙、华北,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这期间,史良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她与其他六位爱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投入苏州监狱,爱国七君子在狱中,大义凛然,同敌人进行了六个月的英勇无畏的斗争,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对全民团结救国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毛主席盛赞史良为“女中豪杰”,当常州家乡人去看望出狱的史良时,她深有感触地说:“常州同乡李公朴先生常以‘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句话自勉,并以勉人,我也以此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常州民盟英杰的胸襟是何等宽阔坦荡,他们无私无畏,刚直不阿的精神气贯长虹。   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日战争后期的1944年9月19日由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而成,这时就鲜明提出,响应中共的主张,为建立联合政府建设民主国家而奋斗目标。史良1922年1月就加入民主政团同盟在改组后成为民盟重庆支部的组织部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举进攻解放区,对国统区实行法西斯专政,血腥镇压民主运动,1946年7月,阴谋杀害了民主斗士李公朴、闻一多。1947年6月在各地大肆捕杀民主人士,并于1947年10月13日明令解散与中共战斗在一起的民盟,民盟转入地下,史良和民盟同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8年1月5日至9日,中国民主同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香港召开,史良等29人参加,决定恢复民盟总部和地方组织,制定了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联合各界人士,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实现新中国而奋斗的政治主张。   史良转入地下后,在上海开展秘密活动,尽管环境险恶,他和同志们为迎接祖国的解放还积极开展工作并设法建立和扩大地方组织。   1947年前后,民盟上海支部筹委会成立。   1947年2月,民盟溧阳分部在溧阳成立,由朱行厚、周其湘、周雨 等三人组成委员会,开展工作。   1947年4月,常州私立芳辉女中教师张允溪与上海取得联系,由范尧峰、罗致介绍入盟,回常州秘密发展盟员。 1948年3月,民盟华东执行部在上海成立,史良担任民盟华东执行部负责人,她在上海发展常州的史济永、史济厚入盟,他们俩回常州后发展了一批盟员。从此时起,到1949年11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常州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及1951年5月,民盟常州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开始公开活动,到1952年12月,民盟常州市委正式成立,常州民盟的工作一直受到史良的关心支持,应该说,她对常州民盟的创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48年下半年,宋文英担任金坛直溪小学校长时由上海入盟的贺轶欧介绍与同一小学的陈宾熙、丁贞钦建立民盟组织。      记者:史良对常州人民的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源: 史良经常关心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关心常州民盟的建设。   1953年,在民盟一届七中全会上,史良当选副主席。1958年10月18日作为民盟中央副主席来常视察,( 1984年为庆祝建国35周年,史良满怀激情地写了《写给故乡人民》一文(刊在《常州盟讯》1984年9月25日第9期上),她写道:“作为常州人,我很高兴,值此节日,倍增欢欣,我谨在此寄语故乡人民,父老兄弟:但愿人心齐,共受党领导,开放加改革,奋勇更争先”。   1984年10月,史良为武进县《湖塘乡志》题词:“物化天宝,人杰地灵”。   我还记起,1985年6月,华罗庚去世前一个月,华罗庚为贺史良85岁生日写下的贺诗:“当年七君子,救国振人心,今朝盟主席,依党靠众群”。   作为青果巷走出的女英杰,作为中共坚定的拥护者,亲密的合作者,她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质,奋斗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