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暮岁之树又一春——参加省直2015新盟员培训班有感
2016-09-12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

作为民盟的新盟员,为实现中国梦,我会把民盟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发扬光大,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民盟盟员。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让周围的人看到,民盟的人就是好样的!

迟暮固多感,况此岁峥嵘。

早在1955年,我还在读小学一年级时,我就知道“民盟”。那是一次父亲为表扬我取得“品学兼优好学生”时带我去参加民盟聚餐,我只记得在那里我第一次吃到了皮蛋。以后也经常听到父亲谈及民盟的事,也有民盟的朋友来家里作客。

到1957年,一场建国后第一次针对知识分子的政治风暴的“反右”斗争中,父亲在一次应邀发言后,被定为右派言论,于是就被打成吉林省党内最大的大右派,于是我们全家就陷入了多年沼泽。多年后知道,父亲当年是以共产党与民盟的双重身份,参加民盟工作,那次应邀发言也是有人让父亲说说对民盟工作的一些想法,就是这次发言被“请君入瓮”,父亲的右派就铁定了。

再后来我就成了小学没入队,中学不入团的黑五类青少年,我16岁时为了求得一方安静来读我的“圣贤书”,我就只身一人回到了父母的出生地——江苏省张家港市。可是右派的魔咒仍然紧跟着我,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录取时,仍然由于父亲的右派问题,我只能录取师范。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让我成为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这一切都与民盟有关,我的一生也与民盟有关,可民盟是什么?

直到1997年,我才慢慢知道民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民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民盟的创使人张澜参加了开国大典,并站在第一排,开国大典的著名油画可以佐证。新中国成立后,民盟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特别是在建国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盟友,而组成人员主要是知识分子。

这样的组织我应该参加,于是我就开始询问怎么参加?开始民盟只是在省城,然后慢慢的到了我们的县城——张家港市,可是到了张家港市我还是不能参加,因为我在乡镇中学,不在市区。市里就给了我另一个身份——张家港市政协常委。直到我进了江苏教育出版社,民盟成立了凤凰支部,我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述说了我梦想加入民盟的愿望,很快在民盟组织的帮助下,六十多年的愿望实现了。

这次的拓展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我这个七十老翁也变得年轻有活力,在活动中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不断变化的排队与编组,加快了相互之间的认识与了解,让我学习到一种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加难度的传递信息游戏,增强了我在工作中知难而进、巧妙构思的创新意识。通过七巧板游戏,组与组之间的互通有无,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更让我知道团结合作、优化过程的重要性。

特别是听了民盟中央的张冠生老师的讲课,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民盟组织的认识,了解到了张澜、黄炎培、沈钧儒、费孝通等民盟先贤爱国爱民、自立自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和卓越风貌。知道了“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已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为内容的“民盟精神”。通过盟史的学习,更让我切身感受到成为一名盟员的光荣。从民盟的光辉历史,民盟为国为民的一片丹心,民盟历史的几经坎坷,民盟现在的光荣使命,又我感觉我做为民盟盟员的责任。我们必须继承先贤为国家、为人民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必须不惧风险,时刻保持敢干、能干、巧干的作风,发扬“民盟精神”。

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进行了非常宝贵的拓展与学习。在这和谐共进的氛围中大家相互协助,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在接触中,产生友谊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智慧的创新,理论的思考在对话中延伸,真挚的友谊在交流中升华。我为能成为这样一个优秀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为能与79位同窗好友结下深厚友谊而深感荣幸。

作为民盟的新盟员,为实现中国梦,我会把民盟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发扬光大,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民盟盟员。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让周围的人看到,民盟的人就是好样的!(省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支部 徐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