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民盟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概况
2013-11-08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

成立时间 1952年8月

盟员总数 232人

历史沿革

民盟江苏医学院小组阶段

1952年8月至1957年7月(盟员2人)

组 长 蒋寿鹤

民盟江苏医学院支部阶段

第一届支部 1957年7月至1958年9月(盟员10人) 主 委 蒋寿鹤 第二届支部 1958年9月至1962年9月(盟员14人) 主 委 蒋加年 第三届支部 1962年9月至1980年5月(盟员21人) 主 委 丁尔乾 第四届支部 1980年5月至1985年2月(盟员27人) 主 委 丁尔乾 第五届支部 1985年2月至1987年4月(盟员48人) 主 委 丁尔乾 第六届支部 1987年4月至1992年12月(盟员61人)

主 委 丁尔乾

民盟南京医学院总支部阶段

第一届总支部 1992年12月至1993年3月(盟员72人) 主 委 方正源 第二届总支部 1993年3月至1999年11月(盟员147人)

主 委 方正源

民盟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阶段

第一届委员会 1999年11月至2005年6月(盟员180人) 主 委 范乐明 第二届委员会 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盟员224人) 主 委 胡 刚 第三届委员会 2012年5月至今(盟员232人)

主 委 章非敏

基本情况

1952年8月,姚荷生同志作为镇江市的第一个民盟成员,在学校发展了刘燕公和蒋寿鹤二人入盟。1954年正式成立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中国民主同盟江苏医学院小组,蒋寿鹤同志任组长。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广大知识分子政治热情高涨,要求进步的人越来越多,基层民盟小组逐渐成长为民盟委员会,下属二个总支,二个支部,共有盟员232名。如今,民盟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活力创新、参政议政、献言献策,是学校凝聚力强、影响面广的民主党派之一,在学校大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次被民盟江苏省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南京医科大学民盟组织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成立60多年来,学校盟员积极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升政治和思想水平,积极关心和参与学校建设和改革,关注社会事务和国家政策,向党和政府提出了大批有建设性意义的优秀提案,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身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民主党派队伍。

如何做好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工作,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民盟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严格按照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的原则,主动、积极地吸引中青年骨干充实盟的力量,将发展盟员的重点放在吸收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学历高职称代表性人士上。截止到目前,学校民盟组织是民盟江苏省委直属基层中几个较大的基层组织之一,是学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最大的基层组织,共有盟员232人。2012年,因组织建设工作突出被民盟江苏省直工委评为“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被南京医科大学党委评为2011-2012年“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同时,近5年来,南医大盟员中先后有15人次获得中华医学会、江苏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的表彰,盟员们不仅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多项“优秀教学成果奖”,也在卫生科技发展中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

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2012年5月,学校民盟组织遵循民主原则,对校民盟基层委员会进行了新一轮改选。会上,本届组委会领导落实分工,各支委汇报年初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各基层组织就开展的多项社会服务、调研工作及时向校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会议强调了年终总结要具体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民盟组织建设规程,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

参政议政:为学校建设、高等教育、公共卫生事业献言献策。

在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党委和民盟江苏省委的领导下,学校民盟组织中有多名同志经推荐选举加入了各级民盟领导机构和人大、政协,并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在参政议政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提出了好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学校多名优秀盟员担任学校、附院领导职务,或担任各学系和学科主任,在学校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胡刚教授,不仅参与了学校层面的决议决策,也积极为我国教育政策、卫生政策的改革献言献策。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将考生汉语应用水平测试列为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的提案”,及其会议期间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言被新华社、北京晚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江苏卫视、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中国政协报、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与转载。他就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一流大学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光明日报等媒体的采访。2013年9月7日-8日,民盟江苏省委以教育公平为主题在江阴举办第四届江苏教育发展论坛,民盟省委副主委胡刚教授作了“从我做起,自觉践行教育公平”的讲话,得到与会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此外,近年来学校盟员中涌现出一批参政议政,献言献策的先进典型:盟员肖杭教授亲自撰写了“关于加强我省医师规范培训的建议”作为民盟省委的集体提案;盟员吴小玲教授积极调研走访企业,联系多名专家教授去苏州工业园区交流,促进园区与我校间的合作,与园区签订了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吴教授还组织学校相关教师学生参加“中国纳米大会”和“江苏省三洽会议”等;一附院盟员副院长钱玲梅,就沿海开发驻点进行调研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学术讲座,并就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开展调研,为盟省委领导在省政协主席专题协商会议上作的“关于江苏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的会议发言提供了基本素材。钱院长还参加了第15期党外县处级干部培训。

社会服务及盟务活动:开展各种活动,发挥民盟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积极开展活动是增强民盟组织活力和凝聚力、发展民盟组织和发挥民盟作用的重要方式。学校民盟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每年年初,学校民盟委员会在广泛征询意见后,都会组织盟员参与社会调研,通过调研过程中的交流与讨论,使盟员们加强学习和了解国家教育、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并为学校民盟组织如何开展本年度的社会活动献计献策;年终,组织盟员进行年终讨论和联谊活动,总结表彰年度先进工作者,为新一年的民盟组织工作提出构想;春节前,组织开展80周岁以上盟员慰问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大增强了盟组织的凝聚力。

同时,注意发挥盟员在教育教学和医疗卫生行业的特长,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2003年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冯旰珠同志在抗击非典最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动人心扉的奉献之歌,受到内蒙古党政军民的高度赞扬,并获得民盟中央和江苏省政府的嘉奖。校门诊部副主任陈晓萍同志带领门诊部医护人员进行校内大面积消杀工作,在她积极创导建立的隔离区域内一人独自承担了医生、护士、护工,消毒员,清洁工等多项工作。她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肯定,被评为学校防非先进个人。2008年,民盟一附院总支组织二十余名专家赴高淳开展义诊活动;2010年,一附院总支组织盟员前往安徽郎溪开展义诊活动,2011年,口腔支部积极组织盟员为贵州山区的少年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及衣物活动,并专门组织盟员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多次开展军民共建联谊活动,为广大官兵进行口腔义诊,并积极参与“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公益活动。一附院总支专家组织开展为栖霞区150多名环卫工、城管队员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的活动。受到众多媒体广泛关注。《零距离》、《有一说一》、《直播南京》、《标点十八频道》等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南京日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扬子晚报》等刊登了义诊活动情况。

2013年4月12日,学校民盟委员会近40名盟员专家,前往句容市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本次义诊活动专家阵容强大,涵盖了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以及友情加盟的江苏省中医院的专家学者,共接待了400多位前来就诊和咨询的市民。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盟员副院长郭锡熔教授还应邀为句容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历时2小时的专题讲座《科研选题的几种创新思维模式》,得到在场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句容市电视台对本次活动的过程进行了现场报道,居民们亲切地说:省级高级专家能直接服务到社区,为老百姓解除病痛,心里感到特别欣慰,希望类似活动能经常举办。句容市人民医院周华院长说,这次义诊活动不仅服务基层,受惠群众,更是我们医护人员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学校民盟组织还为江苏省各个单位的盟友服务,成为所有盟友的健康使者,让患病的盟员感受到民盟组织大家庭的温暖和盟友之间的温情。

盟员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受表彰情况

1960年 金锦仁 全国三八红旗手

1960年 黄良娟 全国三八红旗手 1960年 沈一平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 1960年 金锦仁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 1960年 刘正确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 1969年 赵慰先 卫生厅绦虫病防治先进个人 1985年 赵慰先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985年 陈钟英 江苏省政府江苏省优秀教育战线工作者 1985年 朱思明 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1985年 马允平 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1985年 葛志恒 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1989年 赵慰先 江苏省教委优秀研究生导师 1990年 赵慰先 获国家教委“高校科技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 1991年 沈一平 国家卫生部防疫司防治寄生虫病先进工作者 1992年 厉鼎禹 国家教委、科委江苏省优秀体育教师 1993年 赵慰先 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奖 1993年 屠聿修 国家教委、科委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先进工作者 1994年 范乐明 江苏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7年 王 华 江苏省科委、省科协、省人事厅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 1997年 朱庆萍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2000年 钱燕宁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0年 汪承亚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1年 黄 峻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1年 吴文溪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1年 华一兵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1年 徐洁洁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2年 黄 峻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03年 范乐明 江苏省科委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3年 王 彤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 金正帅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3年 冯旰珠 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4年 金正帅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04年 徐顺福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 张红杰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 吴小玲 民盟江苏省先进女盟员 2005年 徐顺福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5年 钱燕宁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5年 王灿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5年 夏建国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5年 章希炜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5年 杨宏宇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6年 赵晓埝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07年 刘 宁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 黄 峻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 刘 平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 朱铁兵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0年 刘 平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0年 冯旰珠 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劳动模范 2011年 赵 晨 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2011年 周 洪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特聘教授 2011年 吴小玲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 2011年 吴小玲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先进个人 2011年 吴小玲 中国卫生思想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2011年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2011年 杨 涛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优秀医学人才 2011年 王 彤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1年 冯旰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 章非敏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 2011年 徐 艳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 2012年 杨建荣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 2013年 吴小玲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年 徐 艳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基层组织受表彰情况

获民盟江苏省委表彰

2003年度“基层工作年”先进基层组织 2006年“纪念江苏民盟成立五十周年”先进基层组织

2009年基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获省直工委表彰

2009年老龄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度组织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度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

获中共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表彰

2011-2012 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

盟员历任各级人大、政协职务情况

刘燕公 江苏省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常委(1954-1978)

刘正确 江苏省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委员、常委(1954-1983)

赵慰先 江苏省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59-1988)

蒋加年 江苏省第三届政协委员(1959-1964)

赵慰先 江苏省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59-1988)

黄良娟 江苏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64-1988)

陈钟英 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第二、五届人大代表(1983-1993)

朱思明 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第六届人大代表(1983-1993)

戴义隆 江苏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常委(1983-1993)

唐保元 江苏省第七、八届政协委员(1988-1998)

范乐明 江苏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常委(1998-2003)

胡 刚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2.12-今),江苏省第九、十届政协常委(1998-2008)

吴文溪 江苏省政府参事(2004-2012)

章非敏 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12.12-今)

吴小玲 鼓楼区第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委(2002.12-今)

黄 峻 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2013),江苏省第八届政协委员(1998-2003)

俞未一 江苏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1997.12-2007.12)

吴凤鸣 江宁区第十届政协委员(2007.12-2012.12)

肖 杭 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2.12-今)

李庆平 鼓楼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12.12-今)

盟员历任本单位中层及以上干部情况

黄 峻 副校长、一附院院长,主任医师(2000-2008)

钱玲梅 河西分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12.4-今)

杨建荣 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08.12-今)

徐 艳 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08.12-今)

梅予锋 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11.6-今)

刘燕公 副校长(1956-1982),教务处长(1950-1956)

姚荷生 南京医学院副院长(1979-1981),教务处长(1977-1979),科技处处长(1975-1977)

胡 刚 副校长(2003-今),泰州市政府副市长(2006-2008),药学院院长(2002),基础医学院院长(2000-2003)

达 建 第一临床医学院常务副书记(正处)(2005.5),教务处处长(2000),教务处副处长(1995)

赵慰先 科研处长(1977-1980)

蒋加年 基础部主任(1958.9)

葛志恒 基础医学院院长(1979.9)

马允平 一附院副院长(1979.11)

丁尔乾 医学系主任(1979.9)

刘正确 医学系副主任(1959-1965)

俞未一 口腔医院院长(1979.3-2000)

唐伟章 江苏省卫生厅妇幼卫生处副处长(1984-1989)

吴观国 图书馆馆长(1979.9-1988.8)

陶毓顺 图书馆馆长(1993-1996)

方正源 学报编辑部主编(1981.1)

张人镜 学报编辑部副主编(1987.4)

唐 震 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11.6-今)

宋 宇 审计处副处长(2005.6-今)

肖 杭 科技处副处长、康达学院副院长(2008.5-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