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首尔
沈建中
飞机稳稳地降落在跑道那一刻,心想终于在外国的土地上了,意味闲游首尔的旅程开始了,之前粗览过两本关于韩国游的书籍和网上的一些攻略,带着首尔地铁的发达,到哪儿都很方便的想法和中学时代所学的一点英语,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障碍,所以基本上没做什么准备,也没有特意去记下什么,把一些攻略作为行程参考,制定了粗线条的行程路线图,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偷懒想法,以致后来吃饭的地方就感觉似曾相识,貌似在哪本书里或网站上看到过就进去饱口福了。
登顶南山俯瞰首尔
首尔的首站是乐天酒店,很多去过首尔的友人回来都说有点失望,我猜是他们希望值太高的缘故,总的印象基本上跟我的想象一样,在机场通过边检后,坐上了酒店派来的汽车,沿着汉江一路奔驰,窗外看到的高楼大厦外观干净整洁,建筑几乎见不到户外广告招牌,路灯上只有韩国国旗,不像国内的路灯杆上到处是房地产的广告,尤其特别一提的是,建筑屋顶很少斜面的,几乎都是平的,据说这与政府强制要求有关,因为首尔靠近三八线,离北朝鲜很近,万一发生战争,屋顶可以让直升飞机降落使用,其建筑高度也不高,也是处于战争的考虑。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高楼,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新建筑,所以抛开建筑物外墙的文字,仿佛到了国内的一些大都市,给人的感觉没有一点异国风情,直到入住酒店也没有把自己当外国人的感觉。到了酒店,有来自沈阳的中文导服使人倍感亲切,加上一点蹩脚的英语,足够与人交流,酒店外观有点欧洲风格,之所以选择这家酒店,是缘于网上客人的评价,说是这个酒店是1978年韩国最初特级旅馆开业以来,以最好的服务和完善的设施受人欢迎,再加上宾馆附近有免税店、乐天百货商店以及免费区乐天世界的大巴,省时省力和购物方便等诸多因素吸引着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我们,虽然房价不菲,但还是毫不犹豫地订房入住了。
快乐之旅首站是寻找特色石锅拌饭——全州中央会馆,就在与酒店一路之隔的明洞街,作为韩国代表性的购物街指从地铁4号线明洞站到乙支路、乐天百货店之间约1公里长的街道。各种各样的品牌专卖店、百货店、保税商店等密集在一起,形成了服饰流行的中心,吸引着前来购物的游客,不多远,看见一个穿着白色斗篷,带着斗笠的老人站在街边,斗笠上醒目地写着全州中央会馆的中文字样,由于已经过了用餐时间,客人没有想象的多,盛名之下的全州拌饭果然诱人,饭里有红枣、松籽儿、核桃等果实,加上随拌饭而上的泡菜、煎饼、生鱿鱼酱等配菜同样使人开胃。
明洞出来步行10钟前往n首尔塔,塔位于南山,所以 n首尔塔原名为南山首尔电视塔,1969年作为首尔电视信号发射塔开始动工兴建,历时6年建成,30年后南山首尔电视塔耗资150亿韩元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修缮,重新命名为n首尔塔。n首尔南山塔的n既是南山(namsan)的第一个字母,又有全新(new)的含义。南山最高海拔是265米,位于市中心,可以俯瞰首尔城市周围的美丽景色,山顶上八角亭、首尔塔、泰迪熊博物馆在等待着我们。边走边看,路旁的居民区楼层都不高,最高的有六、七层,由于路窄有坡度,只够一辆小汽车通行,感觉两旁的楼层显高,看到居民大楼每个单元处入口门都敞开着,发现窗户都没有安防盗网,连底层住户都没有安装,不像国内的居民区入户要刷卡,三、四楼还安装着防盗窗。在陡坡上也错落有致地停着各类汽车,惊诧车主的停车水平,路面洁净,几乎见不到垃圾,更不要说垃圾箱了,超乎我的预料,一些楼面墙上一排燃气表、一束束电线或管线、见缝插针的扭腰健身器,干净、精巧足以给人温暖的感觉,与我们居住的小区有天壤之别,想来是治安好的一种表现吧!放弃缆车一路漫步上山,沿着一条两边全是一些樱花树和枫树的台阶徒步到山顶,拾阶而上,是一处极好的避暑圣地,顶上风景宜人,站在山顶俯视首尔的风景更是别具特色。
下山后穿过喧哗的明洞大街,街面的洁净让人震惊,同样让人感觉不习惯,中间的购物乐趣在家人身上显露无疑,也是首尔之行的重头戏,按照行程规划去寻找一座百年圣堂——明洞天主教堂,建于1898年的它虽处在闹市之中,却非常独立又安静。作为韩国天主教的象征性建筑,有着哥特式的砖砌结构,那红色的石砖外墙和青绿色的尖顶以及47米高的钟塔,使它成为明洞地区及首尔市的标志性建筑。走入圣殿,内部以拱形走廊、彩色玻璃等为主,在游客面前充分展示了空间之美,坐落各个角落的祭台、彩色玻璃、声像等宗教艺术品使教堂的宗教艺术价值显露无疑,从建筑面积来看,尽管首尔寸土寸金,但在修建宗教场所的设施上却一点不含糊,在很有限的空间里提供一片净化心灵和拂去世俗的尘埃宝地,尽管夕阳斜下,依然看到三三两两的虔诚信徒前来祷告,实在是个极好的静心场所,试想这种心中之乐何尝不是让每一个游人向往呢?
权力中心——青瓦台
首尔出行直觉很方便,在大街上最多的出租车是银色的索纳塔,当然还有专门供外国游客选择的黑色起亚轿车,在一些街头拐弯处,一些规范性的出租车停靠站牌醒目的伫立着,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标识和允许出租车停靠的斑马线,让出行变得方便、快捷,我们接触的出租司机大多是50多岁的,年轻司机不多见,如果要更方便的话,还是选择地铁出行,十二条交错往来的地铁干线构成了韩国的“地下大动脉”,它不仅充当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缓冲剂”,同时作为战时的防空洞,有一举两得之用,所以无论是去青瓦台和与其比邻的景福宫,或是去京畿道的华城行宫,地铁成了首选出行方式。
青瓦台原是高丽王朝的离宫。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定都汉城,将此作为景福宫的后园,修建了隆武堂、庆农斋和练武场等一些建筑物,并开辟了一块国王的亲耕地。1927年日本入侵后,为了建立朝鲜总督官邸,毁掉了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日本投降后变为军政长官官邸。大韩民国成立时成了总统官邸并改名为景武台,李承晚政权被推翻后,尹谱善当选总统并入主景武台后不久,因尹谱善忌“武”字,并为了同美国白宫相对应,给白墙蓝瓦的这群建筑起名为“青瓦台”,建筑外观各不相同,按照韩国传统建筑模式建造,尽显韩国特色。青瓦台最显著的建筑特征就是它的靑瓦,主楼的靑瓦和曲线设计的房顶是青瓦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青瓦台共有15万块靑瓦,每块都能使用100年以上,靑瓦与曲线型的房顶相映成趣。青瓦台主楼为韩国总统官邸,主楼背靠北岳山,主楼右侧是春秋馆,春秋馆房顶是用传统的陶瓦做成的,现在用作总统招见记者的地方。主楼左侧是迎宾馆,迎宾馆是为外宾准备的地方,共有18根石柱,显得威武雄壮,漂亮至极。由于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官邸,游人只能在庭院门外的大花坛前及围墙旁边的路口、树下拍照留影,走马观花式的观赏使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穿过光华门,进入韩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景福宫,建于1592年的宫苑大部建筑同样遭到了日军破坏,重建后的建筑呈现出中、韩、日三国风格交汇的特点。东、南、北、西四座城门曾一度毁于内乱,再次重修后,除光华门门匾由前总统朴正熙用韩文书写之外,其余三座门楼及宫内大、小殿堂的匾额、楹联、碑刻、题壁均为汉字书法,有真草隶篆各种字体,可谓万千气象,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着中韩两国之间深层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宫内的勤政殿、思政殿、康宁殿等殿阁酷似北京故宫的建筑,虽然规模无法比较,但也有自己的王者风范,一样透着皇权的威严,作为景福宫轴心的勤政殿显得庄严巍峨,汉白玉的砌阶雕栏和神采奕奕的斗拱飞檐,气势恢宏。
走在殿前广场中央的青石板上,思绪万千,聆听游人用脚步去叩响历史的沉寂,在厚重与轻盈交互转换的历史感应中,一切变得更加淡定、平和,人对生命的理解也许会更深、更丰富了一层,这正是那些保留至今的宫殿遗迹的魅力所在吧!
城郭之花——水原华城
华城行宫坐落于京畿道水原市,从首尔市中心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行宫,水原华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长久的岁月中城墙损伤严重,它是朝鲜第22代王朝正祖大王为表示对父亲庄献世子的孝心,将父王的遗骸从杨州拜峰山移葬到水原华山,并把花山附近的邑城迁移到水原八达山下现今位置,修建了华城,正祖的孝心也是修建水原华城的根本原因。
华城是一座在国内不多见的“平山城”,城墙全长5.7公里,高4-6米,采用石头和砖头并用的方式,具有防御射箭、刺刀和枪炮的近代成果结构。东西南北四个方面都有城门,北门称长安门,也是正门,是目前韩国现存城门中最大的一个,长安门修成了两层楼阁,同时建造了瓮城,以保护城门。瓮城上方挖了称作“五星池”的五个洞,能够向其中灌水,目的是为了防止敌人用火烧瓮城,南面为八达门,东面是苍龙门,西为华西门,城内还有小溪流经,小溪与城墙相遇处则设置了水门,共有7 个拱形水门可供小溪流过,其上修建了名叫华虹门的楼阁。从新丰楼正门进去,走过左诩门、中阳门,到行宫的正殿——奉寿堂,左边的长乐堂是惠庆宫的寝宫,景龙宫象征着帝王是一种大型的龙,福内堂是留守家人居住的地方,韩剧《大长今》的许多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右边的老来堂是正祖辞退王位而后建的,洛南轩是举行科举考试和花甲宴、养老宴等活动的地方。此外,华城还有三个空心墩、两个将台、两个弩台、五座铺楼、五座炮楼。因此,整个华城因其具备军事防御功能和实用功能,设施科学合理性和结构的实用性,被誉为“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物”,在东方城墙建筑史上的堪称一绝。
活力与魅力共存的都市
回顾此次“闲”游首尔,首尔给人的感觉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城里有秀丽的北汉山与南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城,有些道路的陡峭程度令人咂舌不已,所以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很少,在一些坡度很大的路上,车辆的停放水平之高同样令人惊叹,街道两边经常看到见缝插针的2—3层的立体停车场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车,还有的汽车即使停在民宅旁,也绝不会堵在人家门口,韩国人严谨、守法及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一样体现在行人过马路上,“绿灯走,红灯停”的基本常识识在国内就是行不通,没有车抢道的现象有点不可思议,人车秩序井然,堵车也鲜有司机按喇叭,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
首尔市内清澈的汉江水穿城而过,江上横跨20多座形态各异的桥梁,形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整个城市显出和谐宁静。江岸边被打造成片的休闲区,景致别样,每逢节假日,江岸是人多车多,一些年轻人来到江岸,支起帐篷,摆上丰富的食物,享受假日的休闲,回去时不留一点垃圾。首尔人大多选择公交或乘地铁出行,首尔的地铁系统相当发达,通往地铁的通道共有12条线,超过500多个站点,非常人性化的一点就是每个站点都有数字标注,即使不懂韩文,记不住英文也可以通过数字来找到站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尔地铁为老年人设有了专座,就在门的一侧,老年人上车后会直奔专区就座,即使老年专座空着,年轻人也不会就座。老年人专座并没有很多,目测一下门旁边大概有10个座位。反观国内地铁,地铁中很多座位上方都有“老弱病残孕”专座的标志,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区与规范,人们逐渐认为“老弱病残孕”专座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标签而已,绝大多时候道德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因此只有道德与规则并行,才能让人们更加的自律。
首尔市内公交车全部使用压缩天然气,在车上安装停车自动熄火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尾气排放也是空气洁净的一个重要因素,试想国内哪一种城市的公交车全部是使用天然气的呢?大街小巷不见丝毫杂陈,公园里见不到垃圾箱,垃圾都用大的塑料袋封好口放置在马路旁边,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没有苍蝇缠绕,一些街头设施特别人性化。走累了的你可随处在街头凳上小坐,处处有供残障人士使用的盲道、上下梯的自动运输机。大街两旁一样是高楼林立,一样是玻璃幕墙,徐徐生辉,大街中央是用鲜花装点的悬空花墙,明洞购物街上游人如织的景象却不见嘈杂喧嚣的城市噪音,品牌店铺里顾客盈门,走进厅堂装饰别致和铺面整洁以及清新的韩式餐馆,点上一碗颜色鲜艳的石锅拌饭,走在干净的马路上,都成了美好的记忆。繁华的街边店家在门坎里加土种上青草,首尔市区一座被爬山虎遮盖的看不出原来墙壁屋顶的保龄球馆建筑,品位创意,作为文化多元化的城市,街道上不时会冒出一座座顶着十字架的尖尖顶——哥特式建筑,随处可见的挑檐斗拱汉式传统建筑,让人感到首尔城市对不同文明的宽容和兼收并蓄的做法刮目相看。毫无疑问,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对韩国文化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来自古代中国的儒教,尤其是以孝为基础的文化传统,据说在韩国得到了最彻底传承,街头商店的招牌和路牌的汉字比比皆是,招牌用汉字似乎在表明它们历史的久远,也是韩国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的一种见证吧!
首尔汽车多,从韩国人喜欢买国产车来看似乎可以看出韩国人的民族情结。其实不然,恰是因为国产车的性价比高于日系的中档车,在街上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日系的高档车和德系豪华车,奔驰、宝马和奥迪轿车也经常在你眼前出现,特别是到了江南,好车除了奔驰和宝马,还能看到宾利和法拉利,原来韩国人的支持国货并不盲目,在中级车层面现代和起亚等韩国厂商已经接近,或者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日系品牌,并且价格更加优惠,所以韩国人选择国产品牌。在豪华车层面,韩系品牌和德系的工艺尚有差距,所以韩国消费者理智地选择了德系。在一些国人盲目推崇韩国人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背后,韩国人保留着更多的理性。
市中心的首尔广场是首尔乃至整个韩国各种文化汇聚表演的大舞台。面积只有13207平方米,不及天安门广场二十分之一。广场由政府管理,使用是要收费的,具体价格为每平方米每小时10元韩币,大约相当于人民币6毛钱左右,把整个广场全租下来大约需要13万韩元,相当于人民币7千多元,夜间租用加收30%。但租用广场必须经过政府部门批准,如果擅自占用,还要加收罚款20%。尽管是收费使用,但来广场举行活动或举办演出的络绎不绝,各种政治活动、民间活动、公益活动等轮番上演,很少有空闲的时候。
美好的印象不能到此结束,留心首尔这座城市,显然有它自己的底牌,多山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市内空气洁净,地面整洁,风光似画卷缱绻,在时尚与繁华交织的城市里,拥挤却没有喧嚣,热闹却没有鸹噪,倍感赏心悦目,这就是首尔的与众不同。在前往机场的大巴上透过车窗,极目远眺,缓缓流动的汉江穿过城市中央,江水清澈,如玉带逶迤,有水的城市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灵性。两岸的高楼和老屋,两岸的古典与现代,和谐共存,让游客一切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