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规定、放开了吃喝不好,有规定、留有余地也不好。60元的标准,我们该怎么说你才好?
民盟南京市委社文支部 周伟加入收藏
60元,叫人说什么好
2012-09-03 来源:民盟南京市委
公款吃喝,最地道的中国特色。
不知从何时起,以公事为名的活动总免不了吃喝一通,而且不问真假、不辨事由。记得在2005年,几位志愿者受扶贫基金会委派从北京前往广东清新县扶贫摸底。令她们震惊的是当地教育局用人头马招待,志愿者中有人当场落泪,场面十分尴尬。事后有志愿者在日志中写道:“其实也不都怨他们。因为他们习惯了这种接待方式!可能来这贫困县扶贫或者视察的领导都这样招待吧!”
几年过去了,公款吃喝愈演愈烈,有报销权的人你来我往,一个赛一个的脑满肠肥;没有报销权的人削尖脑袋挤上餐桌,起码混个酒足饭饱。当年志愿者声泪俱下的言辞呢?
恍若隔世。
公布三公消费的呼声嚷嚷了几年,账目没见公布,高价酒、天价烟却不可胜数了,不用说,它们大多流进了公款吃喝的渠道。纳税人,公款吃喝真正的买单者,不知道就餐者到底吃喝了些什么。荒谬之处就在这里。
日前温州出台公务接待标准,令人眼前一亮:每人每餐60元,而且如接待单位有食堂,工作餐就必须安排在食堂;公务用餐都要实行刷卡消费,一次一结算,必须附上菜单;不得签单、赊账,取消现金报销;不得食用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及其他高档菜肴;禁止午餐饮酒、禁止同城接待、禁止超规格接待、禁止经费超支;不得提供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各类进口酒以及高档香烟;陪餐人员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不得安排与此次公务活动无关的部门和人员陪同,更不得搞层层陪同;公务接待费要每月公示。
在公款吃喝泛滥成灾的今天,此举赢得一片喝彩。
但这个接待标准经不起推敲。
首先,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温州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温州的国有企业也参照这一‘细则’执行。”明摆着上述单位都有食堂,职工就餐刷职工卡,招待客人刷招待卡,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刷招待卡菜多一些。一般单位职工的餐费是10至15元,招待卡可能稍贵,15至20元总够了吧?
其次,山珍海味没了,高档烟酒没了,剩下的还有什么?——鸡鱼肉蛋,蔬菜,主食。
用60元吃这些东西,就不怕撑坏了远方客人的胃?
每人每餐60元,它是怎么定出来的?
四菜一汤是国宴的标准,外国总统来也就是这个规格。这个标准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但现在的流行语是“四菜一汤,客人走光”,显然,国宴的标准无法满足习惯于公款吃喝的老饕的胃口。每人每餐60元,为四碟八碗做了足够的铺垫,我们应该相信中国人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