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年初夏贵州之行手记
金坛政协学习文史委
朱亚群
对于遥远的贵州,我一直知之甚少,对贵州的了解仅停留在贵州是神秘的夜郎古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等一些粗浅的认识上。贵州对我来说,是陌生而充满吸引力的。今年金坛民盟将考察地选定贵州,心生期待,欣然前往。
走进贵州才真正认识了迷人、多姿多彩的贵州,这正是“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的地方。一路行来,且行且思,贵州的山水、历史和文化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套用在贵州高速上看到的一句广告语:“走进贵州,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文化”。
一、
走进贵州,走进自然——贵州的山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也许是长期贵州多山的地形阻碍了人们走进贵州的步伐,所以自古贵州的山水声名不藉,可是只有到了贵州才知道,原来中国的腹地竟然静静地藏着这么一方美丽的土地。
早就知道“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多山,但是一下飞机,连绵的山还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除了最家喻户晓的黄果树瀑布、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西江千户苗寨,还有入选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中国最美五大峰林的万峰林、世界上最美丽的伤疤——马岭河峡谷等这些列入风景区的山山水水,贵州的风景随处皆是。走在贵州的土地上,贵州山水时时给人惊喜。
此行所遇最震撼人心的美景居然不在风景区,而是在高速公路上见到的北盘江峡谷。在从兴义到黄果树的高速路上,贵州典型的锥状峰林一路相伴,车过北盘江大桥,北盘江大峡谷上的这座“亚洲第一高桥”的宏伟气势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站在大桥上,可以纵览北盘江两岸青山,两岸高山刀劈斧削,气势壮阔。不用买门票,却看到了最宏伟的景观!
比起许多我们多水少山的江南,贵州的山地资源真是让我们惊羡不已。我们的第一站是西江千户苗寨,到时已经是黄昏,天飘着蒙蒙细雨,已近黄昏,游人不是很多,细雨中苗寨显得宁静而安详,细雨将苗寨的山山水水洗得更加清新怡人,薄雾轻笼着远处的山,近处一条溪流流过寨子中央,风雨桥在雨中静穆着,时间在这样的山水中仿佛凝固了,真想找家客栈就在这里住下,可他们提醒,不要贪恋眼前的美景,更美的山水还在后面。
待到我们到兴义的马岭河峡谷,这里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钙化瀑布群,大的排山倒海,从高处奔泻而下,小的如一帘轻纱,飘然而下。天上飘着小雨,峰顶笼着薄薄的轻雾,倏忽又飘散了,站在千泉归壑、古木参差的峡谷内,不知身在何处,更不知今夕何夕,恍若武陵人进入了别有洞天的桃花源,不得不感叹“世界上最美丽的伤疤”这样的比喻再贴切不过了!
贵州景点星罗棋布,如果要将贵州的美丽山水看遍一个月时间也不够,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所走过的地方是贵州的南部,从黔东南的凯里从东往西横跨贵州到黔西南的兴义,途经遵义和贵阳两座城市,走过的贵州不多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还是万峰林,这里是我觉得最美、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地方。万峰林果真就是万峰成林!一片圆锥形小山包组成的峰林,山峰密集,形状各异,气势壮阔。初夏时节,山峰叠翠,衬着刚被雨水洗过的天空,益发显得明净。远处,峰林包围着刚刚插上秧苗的马蹄梯田,在大地上勾画出大片大片美丽的图案。这里是摄影家偏爱的地方,表现万峰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摄影作品是现在的一大热门。峰林中坐落着一些布依族村落,生活在如此美丽安详的地方的人们真是让人羡慕。
二、
走进贵州,走进历史——从蚩尤到夜郎
贵州这片长期被视为蛮夷的土地上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从黄帝大败蚩尤开始,苗族人就开始迁徙到了蛮荒的贵州,从此开始创造了贵州的历史。直到《汉书》和《史记》里记载的夜 郎国国 君的“夜郎与汉孰大”那句问话之后,就被后人误读了两千多年,“夜郎自大”的误会也阻碍了后人对于夜郎国的了解,夜郎国曾在何方至今成为千古之谜。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自大哪里是夜郎,分明是我们自己,这一场误会导致了一个两千多年的遗憾:这个两千多年前神秘的古夜郎国犹如流星一般,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星空,任凭考古学家寻寻觅觅也难寻它的影踪了!
我们此行的一个主题是追寻红色之旅的脚步考察长征途中发生在贵州波澜壮阔的历史,相比与七十多年前的长征,四千多年前黄帝和炎帝大败蚩尤要悠久得多了,如果从贵州龙开始追溯,那么贵州的历史更加悠长。所以我的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要从寻觅蚩尤留下的历史痕迹去认识贵州。虽然我们此行去参观的息烽集中营和遵义会议会址也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但是,相对于贵州有人类生活的六千多年的历史,息烽集中营和遵义会议所反映的历史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在我们所期待的两岸融合和新的国共合作的形势面前,这两个历史景点所展示的历史观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不忘历史”,这历史应该不仅仅是距离我们很近的现代,我们更应该去寻觅更悠长、更久远的历史,所以此行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真正走进博物馆:到凯里,凯里民族博物馆正在整修,只能在夜色中看一眼灯火辉煌的博物馆夜景;到贵州博物馆时刚好遇上周一闭关日。对于早有耳闻的贵州大学自然博物馆、贵州龙博物馆等我向往的博物馆更是无缘一见,我想就像贵州的许多美丽的地方一样,有待我以后再去,慢慢品味。
三、走进贵州,走进文化——闻到了幸福的味道
车行进在贵州的高速上,穿过一个个隧道,远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不得不感叹贵州的山水蕴育了贵州人的坚韧和勤劳。贵州山水造就了贵州特殊的文化,许多人考察贵州关注的是贵州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这次贵州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贵州的文化和这种文化化育出的贵州人安天知命的气质。从贵州人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那份自足、安详、淡定才是贵州文化的核心所在。无论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在嬉戏的孩童;还是牵着老牛在田间缓缓犁地的老农;还是静静蹲在自己小摊前卖纪念品的苗家老奶奶……在贵州随处可见是洋溢着灿烂的笑脸,这是文化的力量!
此行,最难忘的是兴义万峰林中的布依族村庄——古榕村寨。坐着电瓶车欣赏完“中国最美的峰林”,我们漫步在“古榕村寨”。因为村子里有几棵巨大的老榕树,故名“古榕村寨”吧。古榕树下有条小溪流过,大概小溪的尽头就是纳灰河了,村寨里还有许多的玉兰树,无论走到哪里,弥漫在空气中的广玉兰和白玉兰的花香一直跟随着你。和许多旅游点一样,这里也有许多的旅游商店,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既没有喧闹的人群,更高声的吆喝招揽,有的则是悠闲踱步的散客和静静地在角落忙自己的店主,他们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意,只是为了展示他们对祖祖辈辈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布依族技艺,游客根本不用担心会强买强卖。在一片安然和惬意中我们信步走过这商品一条街,街的顶头就是几株跟这个村寨历史一样悠长的大榕树,榕树的下面是个卖菜的小集市,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古榕村寨村民的日常生活。赤着脚刚刚从地里插秧回来,扛着锄头的人们从这里选择他们的午饭菜,买卖之间夹带着家长里短的问候和絮叨,无须听懂他们的语言,却能感受他们的安闲。此时正是中午时分,空气中弥漫着玉兰花和饭菜的香味,这大概就是幸福的味道了。
宁静的田园、清雅的花香、村民恬淡的笑容和村寨特有的味道,所有这些既陌生又遥远,就像武陵人到桃花源似的沉醉,回到了江南许久,回想贵州最难忘的还是古榕村寨的味道,因为在那里我们闻到了“幸福” 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