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从“保路运动”到抵制“伪国大”
2012-05-30  来源:民盟苏州市委

——纪念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

今年是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现在我们回顾张澜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传奇而又多舛的人生际遇,重温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和新中国的成立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此来表达对这位“世纪老人”的无限缅怀之情。

(一)光辉的历程

张澜先生生于1872年,四川南充人。幼年随父耕读,25岁中秀才,补廪生,先后执教于南充乡塾和广安紫荇书院。1902年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专攻经史。1903年先生以品学兼优选送至日本留学,因在留日学生会中倡议慈禧退朝,被视为大逆不道,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押送回国。回国后张澜先生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创办小学、中学和女校,实行新式教育。1911年他领导了标志民族觉醒的四川保路运动,反对清政府卖国,促进了全川人民大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孙中山先生曾感叹道:“若无四川保路同志会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辛亥革命后,先生任川北宣慰使,继任国会众议院议员。1915年他联络川军北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共和恢复后,张澜先生任四川嘉陵道道尹,主持川北庶政,1917年升任四川省省长,时间虽段,但建树颇多。1918年在他北京设立“四川省省长行署”,五四运动时期,任北京《晨报》执行董事,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

抗日战争时期,张澜先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自1941年10月继黄炎培后任民盟主席,直到1955年2月。张澜先生领导民盟始终支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1943年他著文《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揭露国民党“实施宪政”的骗局,阐明民盟的民主政治主张,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战胜利后,张澜先生领导民盟响应中共团结统一、和平建国的主张,坚定地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反对内战。1945年12月他致函国共两党,对团结、民主、军事、国家建设诸问题,提出民盟的意见,吁请国共双方于1946年元旦下令停战。1946年他代表民盟出任旧政协首席代表,同中国共产党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内战爆发后他积极促进国共和谈,和谈破裂后,他顶住压力,指示民盟总部发表声明,拒绝出席国民党非法召开的“国民大会”。1947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张澜先生在次日毅然以个人名义发表声明,严正表示“我个人对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之信念,及为此而努力之决心,决不变更。我希望以往之全体盟员,站在忠诚国民之立场,谨守法律范围,继续为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而努力,以求达到目的”。1948年1月张澜先生因被监视无法赴香港,他致信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支持恢复民盟总部,并接济民盟在香港的活动经费。1949年,他因拒绝去台湾,在上海遭国民党政府软禁,后经中共地下组织营救脱险。1949年9月,张澜先生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开国大典上他站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身旁,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张澜先生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他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永远的精神财富

纵观张澜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我们发现这位生于晚清,奋战于乱世,奉献于新中国的“世纪老人”,立场坚定,卓有远见,明辨是非,不畏强暴,不计生死,敢说敢为,始终坚持正义。他的一生是为求独立抗争不止,争民主奋斗不息的光辉而激荡的一生。他那种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的情怀体现着中国传统优秀知识分子的良知;他那种永葆平民本色的朴素作风彰显的是品德高尚、境界高远的智者风范。

中国民主同盟是一个由政治见解相近,人格品德相仿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政治联盟。成立之初,69岁高龄的张澜先生被推举为民盟主席,直到去世,张澜先生一直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最高领导人。正是张澜先生的高尚品格、无私精神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拥戴和追随。在他的周围汇聚了沈钧儒、梁漱溟等民盟前辈,正是这样一群个体人格、品德修养、见识境界趋同的社会贤达构成了民盟的领导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澜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不是一种个人价值的显现,而是一种群体性格的写照。他们的精神追求与道德标准成为民盟精神追求的旨归,成为民盟组织得以维系的凝聚性因素,进而熔铸成民盟的光荣传统。一代代民盟先贤形成了爱国忧民、追求真理的思想情怀,担当使命、恪尽职守的奋斗精神,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我们要继承民盟前辈先贤的光荣传统,弘扬“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己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身守德,淡泊名利,自尊自强”的民盟精神。(三)切实的行动指南

作为民盟的基层组织,我们一定要将民盟前辈先贤的精神传统,贯彻到日常的行为之中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定信念,以坚持领导完善制度为政治前提。

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它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张澜先生从历史的比较中感悟到:“我一生经过了几个朝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终于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惟一政党。”当前,我国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压力,又面临着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阴谋的挑战。在复杂的国际环境条件下,更需要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我国社会各阶层、各政党之间的合作与和谐,更好地发挥我们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二要心怀大局,以着眼未来服务中心为思想指导。

目前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期。我们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着力点,针对“十二五”规划实施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问题,献推动科学发展之策,出促进和谐稳定之力。紧紧围绕“加快转型、稳定外贸、兴盛文化、广惠民生”的经济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全体盟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盟组织的智力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服务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看待问题要具有超前眼光,应该看实质,不要看表面,不仅要看现在,而且要看将来。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是每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面对问题我们要认清实质,把握规律,悉心调研,巧出良策,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正如张澜先生在社会最为黑暗的时期仍然坚信正义必将胜利,光明定会到来。我们也要坚信通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

第三,要独立思考,以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为品格诉求。

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职能。能够独立思考,明确原则是非,保持坚定立场,要勇于、敢于、善于发现问题,就老百姓最为关切,最为直接的热点、难点,以及事关国家社会未来发展前途命运的问题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发扬民盟先贤们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精神,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要敢于发出声音。这些不随声附和的声音,能够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体现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和参政党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是在发挥参政党职能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定位,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争论而不争执,进言而不蛮言,到位而不越位,要立而有格,行而有度,要知其可为不可为,能言不能言,要学会做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理性的社会人,在参政议政方面达到真正的“和而不同”。

第四要立足岗位,以在职建功争做一流为工作标准。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的进步和成绩的取得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直接动力。作为民盟盟员,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既是个人的事业追求、价值体现,同时也是树立民盟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在岗拼搏、争创一流的思想。要具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意愿,高标准要求自己。以民盟先贤为榜样,树立高尚的价值追求,拒绝与平庸为伍,不止步于现状。爱岗敬业,精于业务,勤于拼搏,做单位的骨干,做行业的标兵。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做好本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现,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也是扩大民盟影响的最好的方式。

第五要砥砺人格,以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价值追求。

民盟主要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盟员一定要延续优秀知识分子的美德,以民盟先贤的道德操守为垂范,以高尚人格的培养为准则,自爱、自尊、自强,不谄媚,不谗言,保持独立人格。要甘于寂寞,安于清静,正确看待名利,不以物惑,不为形役,坦坦荡荡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自觉抵制社会上盛行的庸俗的应酬风气、虚荣的攀比风潮、实用的人生哲学、虚与的关系政治,树立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的价值取向,使民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永续相传。

虽然民盟前辈的事迹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们的崇高精神却永远在我们身边。我们一定要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江苏省、苏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添彩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