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六十年风雨 六十年辉煌
2011-04-06  来源:民盟常州市委

黄 勇

今年是常州民盟组织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为了很好地总结回顾常州民盟60年的历程,民盟常州市委号召全体盟员和各级民盟组织围绕庆典积极工作。我在民盟常州市委机关工作了近20年,谨以此文庆祝常州民盟60年。

一、历史光荣人才辈出

常州民盟的活动是从1947年开始的,在常州解放前,民盟是“非法团体”。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当年11月16日成立民盟常州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苏南行署土改委员会委员张允溪担任主委,当时常州实行军管,暂不公开活动。1951年5月,根据民盟中央和中共苏南行署党委的部署,常州民盟组织开始公开活动,标志着常州民盟组织的正式成立。1952年12月,常州民盟召开第一次盟员大会选举民盟常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张允溪任主委(1955年当选为常州市副市长);第二、三届主委是时任常州正衡中学的校长陈枚丞(1956年当选为常州市副市长);第四、五、六届主委是文化名流、常州文化局局长钱小山先生;第七届主委是原省常中校长、著名教育家史绍熙;第八、九、十届的主委是著名中学语文教育家周源;现在常州民盟是第十一届委员会,赵忠和为主委(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江蛟、李永达、杜跃华、沈惠平和魏继斌任副主委。

常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常州中共“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为常州人民所敬仰;常州民盟“三杰”李公朴、史良、华罗庚同样为常州人民所骄傲。2009年,李公朴、华罗庚与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一起当选为新中国常州籍“双百”人物;张太雷的女儿张西屏在1951年加入民盟,并担任民盟常州市委副秘书长,为常州市党盟合作留下了一段佳话。60年来,民盟常州市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活动,先后获得常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我为常州添光彩先进单位”、历届常州市政协“提案先进单位”、“江苏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民盟组织”等称号。拥有史绍熙、吴雅童、周玉峰、萧剑波、眭碧霞等众多国家级先进人物和社会名流,史良、华罗庚、费孝通、蒋树声、张梅颖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常州指导民盟工作。

二、履行职能成绩斐然

60年来,常州民盟坚持“立盟为公,参政为民”,深入社会各领域,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履行职能,创造了“关注国计民生,擅抓重大课题,服务发展大局”三大履职品牌,《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统一战线》、《团结报》、《挚友》、《常州日报》等多种媒体作了报道。

1、高质量的提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常州民盟坚持围绕常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生活难点、社会发展热点积极发表意见。在“两会”期间就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就业、义务教育、老小区综合整治等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提案议案,特别是连续多年以“三农”为主题的政协大会发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公交体系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等集体提案受到常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中,《关于研究齐梁文化,修复开发齐梁故里的建议》,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分管市长亲自召开协调会,并形成五点《市政府会议纪要》,从而使常州的齐梁文化研究、齐梁故里的修复和利用以及创建孟河历史文化名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构筑现代化“三农”服务综合体系的建议》、《关于建设常州可持续发展公交体系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由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承办;《关于加快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和建议》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把手市长作了长篇答复,有力推进了戚区的发展建设;《关于改扩建红梅公园并免费开放的建议》推进了常州市所有公园的免费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对教师进行免费体检的建议》得到落实,受到广大教师特别是退休教师的充分肯定。

2、调研成果和信息助推科学决策。近年来,常州民盟承担了江苏省高考制度改革、多党合作制度“三化”问题研究、古运河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省、市级重点课题。其中《常州古运河经济带保护开发研究》课题获得常州市委、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和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大批重点调研成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此同时,常州民盟经常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反映群众的呼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关于废弃的公路要尽快复耕的建议”得到时任江苏省省长梁保华的批示;“关于实行免费婚前检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得到王湛副省长的批示;“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应从根本解困抓起的10条建议”得到中共常州市委范燕青书记的充分肯定。常州市政府近几年出台的《关于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实施意见》、调高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费、大力开展慈善事业、关于老“知青”和六十年代精简下放职工等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重要政策,都吸纳了常州民盟的意见。

3、几十年如一日关心青少年成长。自1983年以来,常州民盟先后与市委宣传部、党史工委、文明办及市教育局、关工委、团市委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如汇编青少年爱国主义系列教材,由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老战士和党史工作者组成讲师团,深入121所大、中学校,通过1006场报告会、座谈会,对69万人(次)的学生讲国情、讲理想、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国家实施“双休日”后,如何丰富大中专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过好双休日,是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常州民盟想学校所想,多次邀请教育专家和大中专学校政工干部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在双休日选择适合学生口味的内容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如举行《文学艺术漫谈》、《锡剧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等讲座和《中国书法艺术概论》、《交响乐欣赏入门》等培训班进行“文理渗透”,给学生及时送去营养丰富的“文化快餐”;在不同时期举行专题讲座,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献计出力。盟员、原常州评弹团团长周玉峰带着《来自大墙里的报告》到17所大中专学校上法制教育课,由于案例典型,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该节目被有的学校列为法制教育内容;为配合抗战胜利和恽代英诞辰100周年,讲师团到中小学以《常武地区抗日英烈风采》、《青年楷模恽代英》等30个课题演讲英雄业绩;中共常州市委开展“我为常州添光彩”活动,常州民盟邀请全国劳模包文霞、省十佳青年杨光等优秀青年带着《五心换一心,一心为人民》、《刻苦磨励,塑造新一代师魂》、《无悔的追求》等课题到校园现身说法;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邀请党的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常州籍著名作家焦祖尧去常州工学院等高校作《在生活中发现泉水》的讲座。

4、举办论坛给力产学研合作。一是高校论坛,促进产学研结合。2008年和2010年,常州民盟举办了两次高校论坛,收到综合类、案例类、理论类和实务类论文40篇,让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一起进行座谈对接,推进企业与地方高校产学研深层次合作,填补了地方高校与大院大所合作中的地域空白。2008年,为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搭建平台,使该公司的“轻质高强大尺寸铝合金轮毂研发”成功通过验收并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同时获得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为常州东方汽配有限公司与常州纺院牵线搭桥,使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ygq-7型汽车雨刮器测试仪已获得国家专利和国家科技奖。二是农业论坛,为农村发展服务。民盟金坛市委通过召开农业发展论坛的形式,为农业专家、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之间建立合作平台,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2005年的论坛分农业发展、现代园艺、优质稻米、生态畜禽、特种水产五个方面,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种养殖大户等1000多人参加会议。论坛上签约的无节水芹的出口基地,双孢磨茹工厂化生产基地已在高水平的省级园区建成。2008年的农业论坛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为主题,请农业部科教司、南大、南农大的10多位专家教授就金坛畜牧、蔬菜、水产、苗木及茶叶作主题报告,南农大还与金坛农业局及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三是经济论坛。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常州民盟与武进区政府、常州市经贸委共同承办了“2009中国中小企业经济论坛”,来自长三角各城市的数百家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就“如何利用风险投资市场有效融资”等话题与原深圳市市长李志彬等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5、“烛光行动”支持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是民盟中央提出的利用民盟的自身智力优势为农村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教育帮扶的特色活动。常州民盟在2003年请常州市第一中学、华罗庚中学与甘肃省夏河县县中、夏河西藏民族中学进行对接扶贫。将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及教育资料寄给他们;华罗庚中学花费1万多元为夏河民族中学的4名教师进行包括提供食宿在内的三个月的培训,同时出资3万元扶助夏河民族中学10名贫困学生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赵忠和主委亲自带领12位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盟员教师组成“烛光行动”常州民盟志愿者赴甘肃天祝县一中进行为期一周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2010年又把江苏淮安市眙盱县黄集中学作为烛光行动点,多次组织常州正衡初中骨干教师去淮安支教。

三、组织发展生机蓬勃

常州民盟现有近1300名成员,占常州市民主党派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设一个金坛市委和溧阳市、武进区、钟楼区、常州工学院四个基层委员会以及新北区、科技、文化、医卫、法律、省常中等61个支部。60年来,常州民盟组织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壮大之路,基层组织活力四射,2005年被民盟中央表彰为“全国民盟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仅三个市级组织)。

一是自身建设常抓不懈。各基层能较好地组织盟员学习政治理论和统战政策,与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配合单位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研、社会服务等;响应常州民盟开展的“献爱心”、“学盟章,忆盟史,找差距”、“学公朴、做挚友”等活动。以溧阳市委为代表的区域型组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支部为代表的单一型组织和以经济二支部为代表的行业组织,领导班子作风民主,重要事情及时沟通,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及时反映盟员和广大群众的呼声。

二是服务发展尽心尽力。各基层利用教代会、职代会等平台参事议事,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多种社会服务。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支部为学校的整体改造和主动发展规划积极建言;常州市第一中学支部开展“我为一中献一计”活动;常州大学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支部就学校“迎接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和“推进高校产学研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武进区委精心开办“武进文化历史讲坛”,金坛、溧阳市委开展“四下乡”,田家炳中学等支部极参与“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先后多次派盟员参加支教,经济二支部帮助策划太湖流域房地产峰会和中小企业经济论坛等。盟员利用人大、政协舞台发挥积极作用。如郝雁南、刘振东等多份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所写社情民意多次在《人民政协报》发表。

三是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广大盟员爱岗敬业为常州民盟赢得了许多荣誉。眭碧霞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高校名师”称号;谢菊芬荣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和省劳模称号;萧剑波荣获常州市第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称号(全市两人);周玉峰成为常州市第一位牡丹奖获得者且两次荣获牡丹奖;陈梦华、陈天龙成为常州市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工作者;朱红获“全国第四届纺织技术创新奖”,被提名为“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十大创新人物候选人”和江苏省“双百工程”专家,朱孔阳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律师;邵耐远获江苏省卫生系统十佳青年;沈惠平成为常州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汪瑞平荣获常州市十佳青年称号等。

四、今后工作任重道远

当前,正值全市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时刻,常州民盟作为一个由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对坚持和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更要有信心和决心,要进一步树立政党意识,继续为建设美好常州而不懈努力!

一要浓化统战氛围。建议中共常州市委就2005年38号文件和2010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民主党派开展活动的6个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各级党组织在进行党务培训时,将统战政策的学习作为必修课,党务考核时作为基本考核内容;统战部门能推进各级党政部门对统战政策的掌握,落实民主党派基层负责人政治和生活待遇。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严格按出台的《民盟常州市委基层组织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引导基层组织在班子建设、盟员思想建设、盟务工作开展、建言献策履职、社会服务主办、立足本职建功等方面有所作为,每年对组织建设考核合格和优秀的基层组织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工作热心卓有成效的基层组织班子中成员,优先考虑进入市委班子或推荐担任市、区政协委员;对班子成员进行考察和民主评议,将综合结果作为调整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所在单位评价不高、影响不大、工作热情淡化、年龄超标等不适宜再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的进行及时调整;将综合素质高、热心盟务工作的年轻盟员吸收到班子成员中,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

三是提高机关服务。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的岗位职责,一如既往地发扬机关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牢确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工作理念。要求机关干部定期走访基层组织和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对基层进行如何开展好建言献策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指导;在机关设立“盟员接待日”听取意见和建议。 (作者系民盟常州市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