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挑 战 高 原
2009-12-03  来源:民盟金坛市委

——青藏自由行散记

金坛民盟经济科技二支部 虞 叔 和

盛夏七月,按早先构想,我们一行16人自广东、山东、江苏沿海集中至高原古城西宁,18日开始自选线路游程。

神奇艰辛之旅 自西宁经共和、玉树、昌都、林芝至拉萨再经唐古拉、格尔木返西宁要两跨省区界,行前有允许时间短、线路长、还有路况不清、高原反应、途中食宿、租用车况、藏区安全等悬念,我们准备了氧气、gps、太阳帽、干粮水等应急品后启程,在随后的11天内总行程五千km,为赶路首日和结束日行800km以上,全程经11地区17县市。

青海进入西藏为类乌齐县(藏语意为大山),恰遇前方塌方,国道中断,我们3辆车不得已于傍晚6时改行便道,爬上澜沧江两条支流间海拔4550m的分水岺,再沿陡峻、高大柏树林密布的之字形山路盘旋而下,至海拔3250m的昌都已是第二天3时,不足200km夜行达9小时,这是首次历险,藏东214、318国道类似险道还很多,一些沿悬崖开凿的曲折窄路令人胆战心惊。

返途青藏公路冻土段翻修,白天封路,傍晚放行,迫使我们冒着缺氧、寒冷、分别在唐古拉山雁石坪、沱沱河条件差的旅店宿夜,经历第二次考验,当然还有多次坏车,部分人高山反应等状况,但在清新的空气蓝天白云下,欣赏辽阔雄壮的群山草原昆仓山前地带大面积盛开的油菜花、似群星闪烁的湿地湖群、横断山和林芝的原始森林等令人留连,更遇乘坐汽车撞死狐狸和喜鹊、一牧民在睡梦中驾摩托撞断我们汽车前保险杠竟两相平安等奇事,困难险阻早抛之脑后,劳乏顿轻。还有22日上午9时10分在西藏八宿县西观日全蚀、品赏鲜嫩草原黄磨菇,夜宿宾馆改善生活等机遇,在一路观景摄影,一路欢笑和三次停顿修车中,旅途匆匆过去。

古道与新路网 我们所走的西宁入藏东线(214国道)目前还是旅游冷线,却是著名的唐蕃古道,和亲这一民族和睦方式曾在青藏多次应用,如隋文帝(596年)将光化公主嫁给当时统治青海的吐谷浑王世伏,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将弘化公主嫁吐谷浑王诺昌钵。现日月山古称赤岺,曾是唐蕃两国界山,史载80年内附近先后经历八次疆域争战,贞观15年(641年)和中宗景龙4年(710年)唐文成、金城公主均由此入藏联姻,赢得数十年的边界安宁。现日月山头建有文成公主纪念碑、亭;鄂陵湖、扎陵湖畔是公主入藏途中营地之一;玉树文成公主庙已1300多年历史,系文成入藏时刻造佛像、后金城公主为佛像修建的唐风藏式殿堂;囊谦县嘎尔寺存有公主进藏时遗留的法轮;林芝邦纳乡公主手植“桑树王”、648年拉萨大昭寺建成时公主所植“唐柳”等众多遗迹见证了这段历史。古道亦是重要商道,玛多意为黄河上游,该县的玛查里是该道的驿站和黄河渡口,现在这里建起“黄河第一桥”。

启于唐兴盛于明清、以茶马互市闻名的茶马古道,历滇、川、藏,穿行在横断山脉中,古道的滇藏、川藏支线在昌都交汇,使之成为古道重镇。其所属芒康县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建起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解放前有17位外国传教士来此传教,见证茶马古道曾有的繁荣。

东汉以来,河西走廊受阻,丝绸之路改走青海,是唐时丝路最繁荣干道之一。其南道即沿今109国道西行入疆,该路上的都兰县一唐早期墓葬中发现罗马、波斯遗物和世界唯一的8世纪波斯文字锦。据考证,东晋法显、南朝僧人法勇、北魏宋云、惠生等曾经高原去西方求经。

1954年底青藏公路通车,标志着现代路网建设的开始,随着青康(214国道)、沪藏(318国道)、川藏(317国道)公路的先后建成,地面交通更便捷。全长1656km的青藏铁路1979年铺轨至格尔木,2006年7月至拉萨全线运行,改变了高原交通格局,并成为运输大动脉。

7月20日晨,我们途经巴塘草原边的玉树机场,8月1日正式通航,这是青南高原首个机场。同样途经位邦达草原的昌都机场,1995年10月通航,也是藏东首个机场,和林芝、拉萨、格尔木、西宁的机场及航线构成高原空网。

世界屋背上的道路被人们称为“天路”,在辽阔疆域、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无论古道、新地面和空中交通网线的开通,均是人类创造的奇迹,同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在古道与新路交织的天路上走一回,再艰险也值。

高大名山汇聚 我因专业与山有特殊感情,而此行就是要翻越高大山系,所经高于海拔4000m的山口就达19个,其中13个高于4500m,5000m以上垭口3个:拉萨西米拉山口(5708m)、唐古拉山口(5231m)、风火山口(5010m)。首先经过的日月山属南祁连山边缘支脉;再南的鄂拉山、布青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为东昆仑支脉,山系宽达150~200km,平均海拔4500~5100m,被称为亚州脊柱,我国尊其为“万山之祖”;唐古拉山以高闻名,海拔5400~5700m,高出高原面千米以上,山系宽约160km,为青藏界山;念青唐古拉山横贯拉萨、那曲两地区边界,其东被横断山脉北段截断。此行还是地理单元大跨越:穿越占青海面积65%的青南、和占西藏面积近70%的藏北两大高原上的高原;穿越青海三大盆地:祁连山间面积3.5万km2的青海湖盆地、0.54万km2的共和盆地、祁连、昆仑、阿尔金山系间面积20万km2的柴达木盆地。

分布于高海拔山顶的冰川为高原一大景观:然乌来古冰川有六条,为西藏东面积最大最宽的,唐古拉和昆仑山都是现代冰川活动中心,途径时均近距离观赏到冰川。

大江大河源头 自高原外流五条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为太平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归印度洋水系,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属国际性河流。在巴彦喀拉山和唐古拉山间面积30余万km2区域发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据测算,长江总水量25%,黄河49%、澜沧江15%来自该区,被形容为“中华水塔”,2000年该区域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树通天河岸我们见到三江源保护区碑和碑下刻有长江、黄河、澜沧江字样的三块巨石,同时感受到当地为保护源区所作的努力:减少放牧、政府补贴外迁牧民到格尔木安家、禁淘砂金等。昌都藏语意为“两河汇合处”,吉曲和扎曲在昌都汇成澜沧江,又与其西的怒江、其东的金沙江南北走向相间排列而归属”三江地区”。过八宿县安久拉山口后,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支流有波密县的帕龙藏布、易贡藏布和林芝的尼洋曲。

高原内流水系主要有:青海湖、茶卡、柴达木三盆地水系,可可西里水系、藏北高原水系,形成三大高原湖群:藏北湖群、柴达木湖群、可可西里~长江源湖群,前二湖群成为盐湖资源宝库,后一湖群则是野生动物乐园。

高原湿地以面积大、包括特有稀珍濒危在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多、生态环境脆弱、未被开发利用为特点,因而湿地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数量多是高原又一特色,它们物种保护、生态、科研、观赏价值并存。在玉树隆宝滩海拔4100~4200m、面积百k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命名为青海省乌的黑颈鹤在草滩觅食、鸣叫;在面积4.5万km2 ,海拔4600~4800m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落多少不一的藏羚羊奔跑或吃草,该区还保护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雪豹、金雕等。109国道沿线有八处保护站建筑,保护区碑和为反偷猎而献身的索南达杰墓静静地立于昆仑山口;藏北羌塘保护区面积29.8万km2,1993年建,2000年升格国家级,海拔达4800~5200m,重点保护藏野牛、藏野驴、藏羚以及北山羊、雪豹、藏原羚、盘羊、岩羊、猞猁、棕熊、荒漠猫、藏雪鸡、红隼等。

横断山因其特殊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为我国最富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生物基因库,如云南高黎贡山以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种类繁多而闻名。昌都地区虽在山脉北段,同样植物多,还有“雉类王国”之称,芒康红拉山原始森林中有近百只滇金丝猴,昌都村头地间路上多毛驴,这都是原所不知的。

多元文化传承 建筑精美、色彩华丽的寺庙和着红袍的喇麻多是藏族聚居区又一特色,据统计青南有佛寺350座,而昌都地区多达703座,除原始宗教巫教、苯教(黑教)外,藏传佛教又分黄教(格鲁派)、红教(宁玛派)、花教(萨迦派)、白教(葛举派),上述数字包含各教派,其中不乏代表性的著名寺院,如玉树萨迦派结古寺、葛举派当卡寺、昌都格鲁派强巴林寺,它们或以历史悠久、雕塑彩绘精美、或以佛教艺术品、经卷收藏多而闻名,代表藏族佛学、医学、语言、音乐、绘画、建筑等领域的成就。

在大山垭口,几乎都见到挂满彩带经幡的石堆~鄂博,表明藏族对大自然的敬畏,而寺庙附近的嘛尼石堆,石经墙或摩崖石刻造像以及史前先民以人、动物、狩猎等为主题的岩画构成藏族石文化。

玉树、昌都还是藏族分支康巴人的居住区,康巴人有独特的语言、服饰、宗教、民俗、文化艺术、手工艺和建筑,康巴人性格豪爽、善长歌舞,我们乘坐汽车深夜换胎及机油箱破裂都是偶遇藏族司机热心无偿帮助修理的。而在玉树所住宾馆,恰逢三周年庆典,晚会上,粗犷豪放的康巴舞蹈令人难忘。

更值一提的是青南和昌都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的传承和传唱地,历经千年后至今仍为民间艺术家颂唱。格萨尔是藏族引以为豪的旷世英雄,一生惩恶扬善,为部落的自由、和平、幸福征战各方。“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已搜集整理的有120多卷达2000多万字,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青南高原是格萨尔王诞生、成长和战斗的地方:黄河源星宿海东有格萨尔王登基遗址;长江源区是格萨尔征战十八国时的基地、王妃珠姆的故乡;囊谦县达那神山有格萨尔王及其三十大将灵塔群,具唐代晚期风格,是藏文化、佛教史、格萨尔研究的重要例证,该县肖龙沟温泉传为王妃的浴池。为纪念这一史诗英雄,在玉树中心广场,矗立着格萨尔王着战袍骑骏马的高大铜像。

据考证,部族社会时期,青海为古羌人所居,青海湖、柴达木至东昆仑山广阔区域为西王母国辖地。该国手工业(采玉攻玉)、水利、军事、医术、绘画等有相当水平。据司马迁“史记”载,西王母曾派使者为黄帝治病、助讨伐蚩尤,向黄帝献地图,使中原由九洲扩至十二洲。尧帝曾跋涉西见西王母,西王母还赠白环玉琨给虞舜示好。大禹曾到西王母国学习,西王母还派人帮助大禹治水,周穆王曾到青海湖畔拜会西王母。可见历代西王母对中华文明的重大影响和贡献,西王母和昆仑山的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以昆仑和西王母为主要内容的昆仑神话将昆仑山描述为黄帝九重宫阙,现109国道旁的玉虚峰、玉珠峰为同名天上宫殿,青海湖和昆仑河上游黑海当作瑶池,并逐渐成为神话体系,这是华夏先民对历史的记述和对大自然的想像和愿望,可以说昆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

国内国际之最 按行程涉及的国内国际之最依次为: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

昆仑山——中国最长山系,全长2400 km,东段1200 km。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国内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保护区;世界高原湿地面积最大保护区;世界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世界唯一三条大江源区。

嘉那嘛尼石经城——位玉树新寨,约始于1700年至今,长283 m,宽74 m,高2.5 m,有20多亿块,数量之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为世界之最。

青南高原——中国饲养牦牛最多的地方,青海500多万头,占世界1/3,主要在青南。中国虫草产量最多的地方,青海占全国70%,青南主产,其中囊谦县虫草面积47万亩,有“虫草王国”之称,该县满街是交易虫草的人群。

邦达机场——目前世界海拔最高(4334m)、跑道最长(5km)的民用机场

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

青藏公路——世界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公路。

青藏铁路——世界海拔最高铁路>4000 m段960 km,多年冻土段550 km;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5070m;海拔最高火车站,唐古拉站5068m;世界最长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4645m;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海拔4509m,长1338m。

西藏——我国湖泊最多的省区,总数达1500多个。

藏北高原——世界植被分布最高的地区。

可可西里——我国野生动物最多的地方。

柴达木——我国最高的内陆山间大盆地。

青海湖——我国最大咸水湖、最大内陆湖、最美的湖之一。

在古稀之年重返高原,园青南、西藏之梦,领略世界屋脊风光、入布达拉宫、完成漫长游程,是一次自我挑战,而与沿川藏、青藏公路入藏的自行车游侠、一路叩首徒步去拉萨朝圣的虔诚的藏族佛教徒相比,他们更是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