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专委会机构 > 经济工作委员会 > 正文
恩师今年九十九——兼及过往颇密的三位恩师
2008-02-20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
薛炳南 恩师柴德赓教授今年九十九岁,若活至今日,自然是喜事幸事,惜罹难于文革的1978年,可谓英年早逝! 恩师早年执教于辅仁大学,抗战爆发后执政于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系主任,1955年江苏师范历史科升系,旋南调任系主任。1956年我以调干生报考入院,得有机缘聆听教诲,受益终生,此情此景,四十七年来萦绕梦魂! 恩师学识广博,兼及书诗,擅长中国文献典籍,精于版本目录,是国内大家,他授的课程就是《中国历史要籍及选读》。然有课无书,实为口传心教,而听其课,似临渊倾泻,滔滔不绝,其对成书过程,版本点拨,无不精妙绝伦。我记得在讲到欧阳修撰《新唐书》时,竟曰唐代通货为银,一代师宗竟然大谬;在讲述《资治通鉴》时,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同,退隐涑水,率四专家编纂是史,温公为主编,仅作文字润色,而经他一润,文字一体,如同一人所作。又云《资治通鉴》之妙,妙在天台胡三省之注,版本之精,却收藏在日本。恩师语出精微,大都类此。 恩师社会工作甚多,身为民进常委,江苏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学会常任理事,经常外出开会,因而授课时断时续。中共“八大”前后,是建国以后政治氛围最宽松的时期,恩师任职江苏,引来了诸多专家学者,相率莅院讲学,驰名者有翦伯赞、邓广铭、吴晗、尚钺、吴泽等多位,连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也远道来访。恩师应翦先生之邀,赴北大讲授一年,在这些日子里,使我大开眼界。 恩师待我情谊特深厚,常对我说,做学问可以以点到面,也可以以面及点,但务求精深广博,他还举例说,邓广铭先生以研究岳飞起家,卒成宋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磁器专家陈万里先生来吴,恩师邀我随同陈先生去博物馆,足见恩师用心良苦。然而,57年下半年起,中国政治风云突变,一场“反右”斗争席卷全国,我虽躲过一劫,却成了“内定右派”,而后60年毕业后,只能远离姑苏,奔赴淮上,叵知一别恩师,竟成永诀。期间,1963年暮春,我忽接恩师一函,谓已与苏州市文管会主任范烟桥先生商妥,待中央人事冻结稍缓,即调我去范主任那里工作。可惜的是,是年我以对调入丹徒,愈年又蒙故人夏寒之助调回无锡,从此再无缘研究历史,愧对恩师,终成没世之 了! 恩师辞别暄嚣人世三十九年了,若泉下有知,当知人世尚有愚钝不才的受业梦魂萦念吾师也。 在江师就读的四年间,还有三位与我过徙甚密的教授。一位是讲授先秦、魏晋南北朝史的刘桂东教授,一位是主讲宋元明史的纪庸教授,另一位是执教世界古代史及中世纪史的张梦白教授。其中,梦老与我相处的时间最长,直到2000年我为梦老祝贺九十寿辰后,承嘱2001年毋回校参加东吴大学100年校庆(梦老是东吴大学校友会会长,届时很忙,无暇与我叙谈),叵知2002年春,我突接苏州来电,吾师无疾而终矣。 刘桂老是系内最老的教师,讲课生动风趣,而为人讷讷,很少言辞,是我的启蒙老师。56年入学后,我已边学习,边科研,是年冬,我撰就《试论两汉至隋的坞壁》,刘老精心指点,翌年发表在华南师院(今师大)学报。毕业后师生离别,一直无音讯,文革初起,吾师惊惶之极,投水而死。 纪庸教授是学富五车的著名学者,然因抗战期间出任过伪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中国历史学会主任等伪职之故,胜利后屡受贬黜,降级为四级教授。他的学识渊博为全系钦佩,正因这点,我与纪先生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去他家请教。1957年反右兴起,纪老成右派是意中之事,即使如此,我与先生之往来依旧。毕业后,与先生尚有书信往来。迨1963年秋,接梦老来函,谓纪老在参加麦收劳动期间,因不堪同学批斗,抱石投湖而卒。 张梦白老师是与我相处最长的老师,差不多每年必聚首一次,文革运动骤起,师生顿失联系,尔后我下放农村,更不容谋面。梦老毕业于东吴大学并留校执教,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其社会关系复杂,在大陆友好者同学辈有赵朴初、谈家桢,在台湾者有蒋经国,经国弟纬国亦是梦老学生。在美留学期间,艾森豪威尔是其校长,同学遍布世界,这样的社会关系,度必株连。因为,他的安危,我最是担心。1976年后,我去苏州探望,叵料张老竟躲过一劫,吉人天相,幸哉!2000年,我与吴中故旧三二人为祝贺张老九十寿诞,恩师手执拐仗,我趋前扶持,张老挥手大声说:“薛炳南不用扶,我还能走”,闲步自若,寻台阶而上。时恩师已两耳失聪,言必大声,对我说:“明年百年校庆,我忙于接待,你不用来校”,从此一别,竟成永诀! 张老热心国事,七十年代后期曾建言政府,愿为和平统一而去台湾晤蒋经国,惜未采纳。中国加入联合国后,联合国文件无中译本,张老受国务院委托,翻释文本甚多。八十年代中,张老应美十九所高校邀请,出国讲学,又去台湾东吴大学等处,访故寻友。为宣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得报酬及个人积蓄,尽捐献设立助学基金。

恩师辈纷纷谢世,余亦七十有六,他们的道德学问,是我终生楷模,其中纪先生虽有历史瑕疵,但毕竟无大罪过,毛泽东同志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为弟子者岂敢妄责。往事如白云苍狗,今望升平年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以贯之。为此,写在又一教师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