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文/王震峰 点击google网,输入关键字:禾本科及马鞭草科,就会看到这样的内容:禾本科(学名Poaceae),全世界有700多属,至少11000多种。地球陆地大约有20%覆盖着草。禾本科包括多种俗称作"某某草"的植物 ,但是必须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禾本科植物。同样,并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竹子,也可以高达十数米,连片成林。马鞭草科(学名Verbenaceae)全世界有91属2000余种,从乔木到草本。 禾本科植物有很多用处。所有重要的粮食都是草,如小麦、稻米、玉米、大麦、高粱等。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东南亚还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仅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绿化大地。马鞭草的经济价值也很大,其中有贵重的木材,美丽的观赏植物,有些是水土保持植物,能作为药材的种类更多。 在一个薰风拂面的春日上午,我敲开了 她出生于江苏靖江,其父有三个兄弟,唯有他的第一个孩子陈守良是个女孩,陈守良的母亲为此受到了家族的冷落。她经常对陈守良说:你是女孩,要争口气,方方面面都不要逊于男孩。她还记得每年在暑假的时候都会看到像雪片一样飞来的聘书,那是在中学教化学的舅舅因为专业知识丰富,敬业心强,每年都会受到许多学校的聘请,不会像有些教师那样担心落聘。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要像舅舅那样做个有知识、有本事的人。 为此,陈守良发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当她18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进攻靖江时,她与父亲一起带着8个弟妹向北方逃难。那种恐惧和磨难至今仍令她难以忘怀,由于不断的奔跑,弟弟妹妹的鞋子都磨破了,从未做过针线活的她,硬是在大娘、大婶的帮助下一针一线的纳鞋底、做鞋面,看着弟弟妹妹穿上新鞋后脸上的笑容,她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更体会到了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待战事稍稳,舅舅就与一些教师一起在一个叫“蛤蟆圩”的地方组办了苏北中学,陈守良与其它孩子又有了读书的机会。中学毕业后她到了当时的大后方四川重庆北碚,就读于因躲避战火而搬迁来的复旦大学园艺系,更让她高兴的是我国植物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她在裴鉴所长指导下首先参与了《苏南种子植物手册》的编写工作。就在这书快要完成时,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所长钱崇澍老先生写信给裴鉴所长:现在经济发展了,禾本科的经济价值非常大,南京大学的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出生于地主家庭的陈守良受到了冲激,有些人在大字报上狠批陈守良写书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在作怪。她不能理解,为此睡不好、吃不好,人明显的消瘦下来。一位工人师傅开导她说:“你多傻呀,大字报贴出来我们才知道你做了这么多事,这是好事呀,有什么值得生气和不高兴的呢?”就是这朴朴实实的一句话使她茅塞顿开。 文革后,所领导指定陈守良负责《江苏植物志》的编写工作,她带领20多人,经过5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这项工作。就在《江苏植物志》刚出版之际,中科院要她主持《中国植物志》中禾本科的编写,这本书的难度更大,要去野外调查,要熟悉世界各国的文献,还要懂得德、法、英、荷、拉丁文等。如果发现了新种类,必须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文来命名,在国际公认的刊物上用拉丁文发表。为此,原本只学过英文的陈守良在工作之余又开始了外文的学习,她没有了节假日,家务事也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保姆精心劳作,解除了陈守良的后顾之忧,至今想起她还对这位来自苏北的老人充满了感激之情。 就在陈守良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三分册,第十卷,第一及二分册先后完成出版了,接着九卷第一分册也出版了。这些书的扉页上赫然印着这样的文字:献给我们的已故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禾本科学者 《中国植物志》中文版中的禾本科共有五个分册,其中有个分册因为主持人的去世而被耽搁了,在无人能接手的情况下, 面对成绩与荣誉, 望着沉浸在回忆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