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骞
在民盟中央关心指导下,民盟江苏省委继承和发扬“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优良传统,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持之以恒”原则,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人才资源优势,在教育帮扶、服务发展、社区服务、社会帮教等领域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实效,做实、做强、做精社会服务品牌项目,扎实推进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江苏民盟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有:教育帮扶、服务发展、社区服务、社会帮教四大类品牌项目。 (一)以教育帮扶为主线,精心打造优势品牌 早在1994年,民盟江苏省委与民盟甘肃省委结成了东西互动、连手扶贫的合作关系,2007年,为贯彻落实《民盟中央关于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的意见》,两个省委会共同商定把天祝县作为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联系点。随后,相继建成贵州毕节、四川凉山、南京金牛湖、江苏淮阴和泗阳6个省级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联系点,加上各市委会建立的联系点,在省内外共培育了十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烛光行动”联系点。 民盟江苏省委依托省、市盟组织联动平台,专门组建了由盟内教育专家、学者、教师组成的“教育帮扶志愿者人才库”,按校务管理和中、小学学科分类,并按年度根据当地教育实际需求,制定师资培训方案,提供菜单式、精准化教育帮扶,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江苏民盟培训模式”。 1、送教上门,开设专题讲座,系统培训一线教师。近年来,先后60余次组织民盟各市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前往各联系点支教,分学科培训教师3.9万人次。 2、请进来,举办校长培训班,提升教育理念。在苏州、江阴、武进和常州教师发展中心,先后11次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对260多位校领导进行培训,还接受多名校长来江苏挂职锻炼,有效提高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 3、设立“江苏民盟奖教金”,鼓励争先创优。每年10万元,奖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毕节优秀教师,在中科金牛湖希望小学设立奖、助学金,至今已颁发33届奖、助学金,先后有王连安、张新、段哲、宋江等盟员企业家奉献爱心,累计捐资近500万元。 民盟江苏省委开展的“烛光行动”教育帮扶工作,重点突出、措施精准、成效明显。天祝县高考重点院校上线率从2008年的0.8%,到2018年一本上线率达到10. 25%,10年间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毕节六中接受帮扶4年来,高考进步明显、成绩喜人:2015年二本以上340人,2016年二本以上463人,2017年二本以上601人,2018年二本以上696人,每年都创历史新高。 (二)以服务发展为关键,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民盟江苏省委积极组织盟员专家,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江苏民盟“一带一路专家行”“现代农业专家行”和“‘助你启航’大型校园招聘会”三个服务发展类别的品牌活动。 2015年5月,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统一战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意见》,民盟江苏省委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把一带一路专家行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先后在连云港、徐州、南通开展实地调研、举办座谈会,形成4封建议信提交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良策,为服务江苏“两聚一高”做实事。2017年4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带队,专程赴徐州调研“一带一路”专家行活动开展情况。座谈会上,龙庄伟评价:“有高度、有深度,针对性好、实效性强,我要为民盟江苏省委点赞!”同年4月18日,民盟江苏省委以专题座谈会的形式,向时任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石泰峰汇报了连续多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和成果,得到石泰峰省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江苏民盟现代农业专家行,是江苏民盟发挥优势、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江苏民盟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良策、做实事的具体体现。已先后八次在常州金坛、淮安淮阴、扬州仪征、泰州高港、无锡宜兴举办现代农业专家行活动,搭建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户合作帮扶的一种全新模式,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江苏民盟“助你启航”大型校园招聘会,借助于盟员企业及联系密切的企业优势,为同学们就业、创业,搭建联系、沟通的桥梁,为企业搭建引进人才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民盟与高校和企业的联系。2017年11月11日,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刘圣宇,出席了在南京晓庄学院举办的第五届江苏民盟“助你启航”大型校园招聘会。2018年11月18日,第六届“助你启航”大型校园招聘会在南京工业大学举办,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出席招聘会,并在现场指导招聘工作。 江苏民盟“一带一路专家行”“现代农业专家行”和“‘助你启航’大型校园招聘会”三个社会服务品牌活动,充分展现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特色优势,有效扩大了江苏民盟的社会影响。 (三)以社区服务为纽带,塑造亲民为民形象 依托盟省委法制、医卫、老龄等工作委员会,以及省、市盟组织建立的社区服务工作联系点,深入社区,面向群众,持续开展法律咨询、医疗义诊、文化惠民等活动,逐步完善敬老助困、专业服务、教育导学、文化营造等服务功能,着力在社区服务中塑造江苏民盟亲民、为民形象。 1、服务对象和内容具体化。把服务对象确定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针对老年人做好健康养生、精神关爱和扶贫帮困等工作,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春秋季导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服务模式合作化。与社区班子合作,更好发挥合作效能;与居民衔接,精准定位需求;老龄委和经济支部等基层组织之间开展合作,1+12,实现效能最大化。 3、服务机制常态化。定时、定点、定人,服务到具体的居民,真正融入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切实增强社会服务的实效性,有效提高江苏民盟美誉度。 2018年11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率民盟中央社会服务课题组,来我省调研“溧阳民盟公开课”和清凉社区服务之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宣传、可复制的江苏民盟经验。 (四)以社会帮教为抓手,有效提升品牌效应 积极响应民盟中央“黄丝带”帮教行动号召,依托司法行政系统帮教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特殊人群帮教工作社会化水平,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成立讲师团,提供菜单式服务。专门组建了“江苏民盟‘黄丝带’帮教行动讲师团”,讲师团由专家、学者、教师等各方面人士组成,根据社会帮教工作的实际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 2、建立联系点,提供常态化服务。先后建立了宜兴方圆帮教中心、高淳区“黄丝带”观护帮教中心、南京建宁中学工作联系点,并正式挂牌。在省级层面形成三个各具特色的“黄丝带”社会帮教工作联系点,构成多角度、广覆盖的帮教工作网络。 3、拓展活动内容,提供多样化服务。南京市建宁中学联系点,2016年6月挂牌。3年来,通过经典诵读、名曲赏析,让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透到同学们的心田,伴随同学们茁壮成长。每个月,举办一场专题讲座,或主题教育活动,每周四,盟员沈婷婷通过学校广播站,开设诵读、播音课程,教学一个半小时,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高淳区“黄丝带”观护帮教中心,依托高淳区检察院,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帮教过程中,积极融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一体化工作格局,针对不同的帮教对象,采用个性化帮教、真情关爱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联系点”。 二、几点体会 在保持传统领域和特色优势的同时,民盟江苏省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协作模式,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和成效,多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第一、科学谋划是推进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 2012年,民盟江苏省委第一次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随后出台了“民盟江苏省委关于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从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2017年6月,盟省委换届以后,于10月28日,经民盟江苏省十二届一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民盟五年(2017-2022年)发展规划》,这是民盟江苏省委制订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规划紧扣“努力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参政党省级组织”目标,在全面总结上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体系,是今后五年江苏民盟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是全省盟员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每年年底,根据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下一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安排,制订详细的社会服务年度工作计划,形成社会服务月度工作安排,做到均衡分布,稳步推进。这为我们谋划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协调联动是推进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民盟江苏省委非常注重与有关各方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横向联合、合作共赢、上下联动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各方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不断推进社会服务工作迈向更高水平。一是横向联合保发展,比如在教育帮扶工作中,将13个设区市盟组织都纳入盟省委对口帮扶的协议框架中,每年根据教育帮扶联系点培训需求,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保证各市盟组织都能参与到教育帮扶合作中;二是合作共赢促发展,比如在“一带一路专家行”“现代农业专家行”等工作中,盟省委根据总体计划,鼓励市盟组织主动申报、承办社会服务项目,积极参与、实践社会服务工作,努力促进省、市盟组织社会服务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三是上下联动求发展,每年都会邀请民盟中央领导到江苏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指导社会服务工作,去年还应邀参加“统一战线教育扶贫—民盟名师大讲堂”活动,与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联合主办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第十一期校长培训班,主动争取民盟中央领导的帮助和指导,推动社会服务更高质量发展。 第三、久久为功是推进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民盟江苏省委一直注重社会服务品牌建设,积极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提升社会服务成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无论是最长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帮扶,还是连续举办了7、8届的服务发展项目,无论是送法律、送医疗、送文化的社区服务,还是为特殊人群提供帮教服务的“黄丝带”行动,民盟江苏省委都坚持定时、定点、定人,通过建立联系点、定期开展活动、明确责任人和服务对象,根据需求制订活动方案,提供菜单式、精准化服务,确保社会服务质量高、成效好。另外,我们在常州教师发展中心挂牌成立“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培训基地,加强与培训基地的联系与合作,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校长培训取得实效。 第四、表彰激励是推进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 民盟江苏省委制订出台“社会服务表彰办法”,对表彰项目设置、评选标准、奖惩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用于表彰民盟基层组织和广大盟员在参与、承办盟省委社会服务项目,以及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创建社会服务活动品牌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民盟中央加大了对各省市盟的表彰力度,尤其是去年在建德召开的社会服务工作会议,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扩大到基层盟组织和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组织和广大盟员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民盟常州市委社会服务获民盟中央表彰的信息,得到中共常州市委领导的批示,要求各民主党派向民盟学习,深入开展“一党派一品牌”创建活动,助力常州高质量发展。获奖盟员都非常看重盟组织颁发的表彰证书,把表彰证书摆放在办公室或办公桌的显著位置,以此激励自己更多、更好地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三、努力方向 近年来,民盟江苏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各品牌活动、各联系点,工作开展频度不一,冷热不一,还有的项目,比如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囿于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开展。 社会服务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加强与组织发展工作的联系,努力将热心盟务、热心社会服务活动的基层组织和盟员纳入工作范畴,不断扩大社会服务的力量源泉;还需要加强与参政议政工作的结合,努力将社会服务活动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转化为参政议政的素材和信息;还需要加强与宣传工作的联动,努力宣传、推介社会服务活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不断扩大江苏民盟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本文是作者代表民盟江苏省委在2019年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