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谢国锋
毅然辞职、快意人生,凭借精准眼光和市场机遇的双重加持,他用心血和智慧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赌了一把,结果他赢了,短短5年的商海冲浪,他把企业带上了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削瘦儒雅、学而不息,手握多项发明专利,成功跻身学者型企业经营者行列,却依然看淡名利、做有责任心努力回馈社会的商界人士;
已过而立之年的他,遵从内心的选择,在兜兜转转中找到了民盟盟员为自己牵线搭桥、作入盟介绍人,在43岁的年纪成为民盟一员。
如今,他的生命由三部分组成,家人和生活,公司和事业,另外一份是盟员及由盟员身份而带来的另一番事业。
他是谢国锋。
对现状说“no”的创业者
巨轮飞转,绕在巨轮上的拇指粗的铝芯线如银蛇吐物,这银蛇先钻进一台机器,再从另一端出来后,摇身就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龙”……这是在盟员企业家、江苏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谢国锋介绍说,“这粗的铝芯线进入第一台机器后,被铜带包裹住,铜包铝线经过第二台机器后,铜片上的缝隙被高温焊接,铜和铝芯线也融合为一体,以后根据需要,经拉丝机生产出各种不同型号规格的铜包铝线产品。”
谢国锋第一份工作是在张家港市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某机电开发有限公司供职。2000年9月,不安现状的他辞掉收入丰厚的工作,创办了张家港市星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后又于2013年9月,创办了江苏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旦你认定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达到了生命的极限,你便从此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成就。安于现状将使你固步自封永远做不成什么大事,永远无法取得超越自己想象的业绩。”谢国锋坦诚地披露内心的真实,以及他对自我和外界的认知。想当初,谢国锋在外资企业上班时,是一个勤奋且用心的员工:不到两年就从主管后勤保障的总务华丽转身为销售主管,在公司内可谓“青云直上”。拿着丰厚的薪水,出入高级酒店迎来送往、把酒寒暄,本应满足满意的谢国锋却不干啦——果断辞职,另起炉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永远不要把成功看得太过容易。我在创业之初,借了10万元办厂,自己除了管理外,几乎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给客户送货,在张家港市范围内还不算苦,特别是冬天给南通客户送货,来回在江边渡口等轮渡,真是又饿又冷,要是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就更可想而知了。”
回想创业之初的艰辛,谢国锋居然浅浅地笑了,“幸亏我选择了坚持,也幸亏遇到了创新创业的好时代、好政策。”
不安于现状的创新者
在公司成立之初,谢国锋就与有关高等院校合作开发生产铜包铝线。谢国锋介绍,铜包铝线是铜导线的更新换代产品,二十一世纪的新复合材料。“广川线缆生产的铜包铝线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包覆焊接工艺生产的,铜层采用99.97%以上纯度的精铜,铜层密实性高,导电性好;铜层与铝芯线间实现冶金结合,铜层沿圆周方向及纵向分布均匀,同心度好。”谢国锋说,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按照美国标准和我国电子行业标准生产,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且常见,诸如高频信号传输、电力传输、汇流排,以及音频视频导体等领域,前景和市场都十分广阔。
质量与研发,永远居于企业发展首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谢国锋认为这就像一场战斗,若想“善其事”,唯有“利其器”,必须扼住“质量和研发”两个端口,才能在市场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近年来,广川线缆不断引进新设备,并与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南航等国内知名院校深度合作,研发生产同轴线缆、铝镁合金线、铜包钢线、镀银铜线等产品,并能够生产出直径0.035毫米的铜包铝线,以及低密度、高导电率的新型铜包铝线。为此,公司“高强(高性能)铝基合金连续铸挤成型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张家港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的研究生工作站获批,获得苏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广川线缆还积极参加上海国际线缆展、印度线缆展、德国线缆展,产品畅销国内江苏、四川、浙江、广东,在韩国和欧美国家也有市场。
作为学者型企业家,谢国锋身先士卒,作为主要起草人参加了《镀锡铜线》《镀镍铜线》国家标准,以及《镀银铜线》行业标准的制定。2008年,谢国锋获得了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和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颁发的“高级职业经理人”证书,同时拥有“铜包铝线缆及其制造方法”4项发明专利,2019年2月“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新型铜包铝线”获得美国专利局的发明专利授权。
广川线缆依靠科技创新,成立之初就在同行业立稳脚跟。2013年9月建立公司,2014年就实现销售收入0.469亿元、创利税128万元。2016年8月,广川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并被认定为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同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创利税1090万元。
此时,距公司创立仅3年余。
“成功就像一座连绵不绝的山脉,你攀登上了一座山峰并不代表可以就此停留,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片刻的停留都有可能被甩在身后,成为一个失败者”。谢国锋对此有着极其清晰且清醒的认识判断。
盟员是另一番事业新起点
作为2017年6月刚加入民盟大家庭的谢国锋来说,却已然像一个“老盟员”了。你能在他坚毅瘦削的面庞下,看到热情如火和理性练达这两股矛盾力量在交织,犹如他在商海浮沉中淬炼出的游刃有余。
一年多来,谢国锋把企业研发管理精神延伸到了民盟参政议政工作中,用理科生善用的举例论证和阐释道理的思维方式,把社情民意的建议说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作为参政议政的新力量,他深知调研是企业家参政议政的前提手段,只有把企业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汇集成系统深入的、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提案或信息,才是更具价值的。而形成提案或信息的过程,既是盟员企业家的分内事,更多的也是考验和能力提升,同样需要多花心思、深入思考、反复修改、力求完善。可以说,这是另外一番事业。
所以,对谢国锋来说,生活工作及盟员表达,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连贯且转换自如的系统;也因此,对谢国锋来说,睡眠不足、凌晨早起写提案,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果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本人作为第一撰稿人,共提交集体提案2件,个人提案1件,双月座谈会发言材料1篇,社情民意信息6篇,其中2篇获得民盟省委采用,其中1条信息获苏州民盟社情民意信息二等奖,另1条信息获苏州市委统战部采用展示。
谢国锋说,“‘奔走国是、关注民生’是我们民盟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我虽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但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时刻关注时政消息、社会热点,而这些正是参政议政所需要的最基础材料。”谢国锋认为,作为盟员,首要的是维护好民盟形象,积极参加各级盟组织的活动,在本职工作中展现盟员风采;同时要坚持“不调研不发言”的原则立场,结合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出问题,积极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百姓民生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企业家,谢国锋是一个成功的勇者;
作为民盟盟员,谢国锋的初心正新鲜炽热。(刘亚芬 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