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旧网站数据 > 正文
牢牢把握团结联合主题 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2017-11-30

王 红 红

作为一名党外实职干部,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树立坚定的大局观,顺潮流才能有作为 民主党派作为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政治联盟,只有注重继承,才能薪火相传;只有顺时而为,才能发展进步。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多元,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作为一名政府实职盟员,我们必须胸怀大局、因势而动,在推进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昂扬奋进,不断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要增强认同讲政治。讲政治是民主党派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党外干部履行职责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结构的变迁、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阶级阶层的分化,给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和挑战。作为党外干部特别是政府实职干部,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巩固政治道路认同、奋斗目标认同、文化价值认同。   二要依法行政促规范。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外干部大部分是高层知识分子,在组织关心下进入政府或部门工作,理应在推进依法行政上作表率。要注重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一方面厘清权力边界,对分管部门行政许可、服务等事项,建立权力清单,明晰权责主体,努力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一方面严格决策程序,所有重大决策均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让渡职能,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总结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觉得推进依法行政,要对行政权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包括在事前的权力授予上,做到授予有据;在事中的权力行使上,做到行使有规;在事后的权力监督上,做到监督有效。   三要提升修养树形象。“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名党派干部,要想得到领导信任、同事尊重、下属信服、群众爱戴,底线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习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党内干部,也是党外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党派同志担任政府实职以后,多数都或大或小分管一滩事务,或多或少掌握一定权力。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可以施展抱负,造福百姓;滥用权力,则误国误民,身败名裂。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各种诱惑面前,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始终保持崇高精神追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   二、树立强烈的事业观,有业绩才能有底气   因为党外干部的特殊性,要树立威信,依靠的不是权力生成的敬畏之心,而是靠个人魅力。个人魅力主要来自知识的渊博和工作业绩的积累。作为一名党派干部,最重要的就是扎根岗位,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让自己有用武之地。也只有把工作干好,自己才会感到问心无愧,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   一要勤奋学习不懈怠。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党外干部大多是中高级专家学者,大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但专业水平不代表行政水平,单靠专业素养也不一定能支撑政府实职工作。特别是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特别是政府工作头绪多、节奏快、要求高,时刻面临着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业务恐慌。因此,作为党外领导干部,要主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前进动力。坚持向书本学习,学习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思考研究前瞻性问题;向实践学习,多深入基层,多观察领悟,推进各项决策接地气、可操作;向群众学习,真诚地问计于民,广泛地集中民智,探索破解难题、改革创新的良方妙药。   二要恪尽职守敢担当。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魄力。对领导干部来说,发现问题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职,勇于担当就是态度,破解难题就是业绩。我们党派干部受组织重托、为人们掌权,必须在其位谋其政,注重工作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要切实加强对工作落实的管理和督导,以此来强化引领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真正把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实做好。特别是对于自己分管范围的工作,应强化顶层设计,做到勤思考、有主见,不人云亦云;善决策、会用人,不贪功诿过;能担责、敢拍板,不优柔寡断,真正把岗位担当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工作中。   三要参政议政多建言。党派干部担任政府实职,一方面要按照政府的岗位要求做好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代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大家一般拥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身份,这些特殊优势便于我们在更高舞台、更大场合上发表关于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理当充分利用多党合作这一制度平台,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把握切入的角度和时间,积极建言献策,真正做到“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务实不浮躁”。要注意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熟悉的领域和问题,提出多条代表建议和议案,撰写调研文章、社情民意、提案建议,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推动自身在政府工作中一些难点问题获得解决。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识大体才能有保障   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总看法和总观点,包括对权力来源、掌权目的、行权方式、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态度和观点。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坐标,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用好权、管好权。   一要找准定位优服务。我们能到政府任职,除了自身的素质和努力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党派组织的关心、培养和推荐。我们既为选择了这个组织而骄傲,更为组织选择了我们而心怀感恩。在日常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政府工作与党派工作的关系,在行政事务中,应突出政府职务身份,敢于拼搏谋事创业,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以良好的业绩为党派添光增彩。同时,要时刻不忘自己党派的身份,关心支持党派工作,积极参加党派活动,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要摆正位置促团结。党外干部大都有着相对特殊的成长经历,在政府班子中以副职较多,妥善处理好各方关系是履职尽责的基础。要重点应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对上关系,即与领导的关系。要充分尊重行政首长,工作中时刻牢记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帮忙不添乱,既要敢于独立负责、处理好分管事务,又要注意在重大事项上及时请示汇报,顾全大局,求同存异,这样就容易得到领导的支持。其次是对下关系,即与下属的关系。既要充分信任、放手放心,认真听取吸纳合理化建议,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又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督促他们做到不违纪、少犯错,以能力、廉洁和人格魅力令其信服。第三是左右关系,即与同事的关系。注重与班子成员多沟通、多协作、多补台,真诚相待、坦诚相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三要心系群众办实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党派组织出身的政府实职人员,我们更应该发挥好党和政府与人们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了解基层情况、深入群众生活、关心民生疾苦。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在做决策前应当看一看,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确保做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群众利益;在干工作时应问一问,是不是群众所盼、群众所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看成效时应想一想,是不是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急盼的地方做起,确保将工作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力求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规范的公共服务。(作者简介: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淮安市政府副市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