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旧网站数据 > 正文
民盟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概况
2015-08-25

成立时间 1985年6月

盟员总数 106人 历史沿革 民盟南京中医药大学支部阶段 第一届支部 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盟员7人) 主 委 任仁安 第二届支部 1988年6月至1991年6月(盟员19人) 主 委 姚文莉 第三届支部 1994年6月至1997年10月(盟员27人) 主 委 姚文莉 第四届支部 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盟员40人) 主 委 陈松育 第五届支部 2000年7月至2003年5月(盟员60人) 主 委 卞慧敏 民盟南京中医药大学总支部阶段 第一届总支部 2003年6月至2009年5月(盟员74人) 主 委 卞慧敏 民盟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阶段 第一届委员会 2009年5月2015年6月(盟员102人) 主 委 卞慧敏 第二届委员会 2015年6月至今(盟员106人)

主 委 胡孔法

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1985年6月26日成立了民盟南京中医学院支部,当时仅有盟员7人。2003年以来,委员会实现了由支部到总支再到基层委员会的跨越,2003年6月28日成立了民盟南京中医药大学总支,2009年5月20日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基层委员会。目前民盟南京中医药大学基层委员会现有盟员104名,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成员较多的民主党派,盟员中有全国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1人、区政协委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省特聘教授1人。据不完全统计,委员会盟员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共50多项,其中3位盟员被评为盟省委优秀盟员,1位盟员被评为盟中央先进个人。 参政议政:委员会中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盟员切实履行职责,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议和提案,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献计献策。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我校盟员向全国政协、省盟、市人大、区政协等机构提交各类议案共30多项,议案内容涉及教育、医疗、城市建设、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我校盟员、校长胡刚教授,不仅参与了学校层面的决议决策,也积极为我国教育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面献言献策。他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构建“中国医学”体系、关于在中医药院校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中西医融通人才等提案,受到广泛关注与讨论,并有望尽早论证、立项并科学实施,及其会议期间就构建“中国医学”体系等建议被中国青年网、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与转载。 卞慧敏等其他各级代表和委员分别向人大和政协提交了关于“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统一管理”、“将购房补贴资金用于廉租房和经适房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城管队员素质”、“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周边配建创业园并享受市级优惠政策扶持”、“关于建立仙林高校与地方政府沟通机制”、“关于在仙林地区主要路口设立交通指示牌”、“规范市政工程招标和预算的建议”、“参照“鸿宇市政廊”新模式进行管网重布”、“制定相关的法规,在南京实行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关于在仙林大学城主次干道旁建设公共厕所的提案”、“关于邀请在栖霞区工作的外国友人、港澳台侨优秀人士担任区政协特邀委员的建议”、“建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设立准入门槛”、“推广使用透水地坪,缓解暴雨引起的城市内涝”、“培训学生心理辅导员,抗击校园心理问题”、“合理规划体育场馆的建设,提高使用率”、“关于杜绝过度医疗,增加康复医疗的投入”、“建议加强对于保健方法和技术宣传和培训的监督管理”等建议,以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业务能力的建议”、“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建议规划建设从仙林大学城到南京火车站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关于吸引仙林大学城创业创新人才来栖霞区发展兴业”等提案。在继续开展“一基层一调研、一盟员一建议”的活动中,向盟省委提交了关于“抑制行政管理费用过快增长”、“对已上市的中药注射液(尤其是中药复方注射液)再评价”、“关于路桥收费的问题”、“明确政府责任,保障自住房供给”、“制定相关法律 严惩造成重大污染或矿难等事故的企业”、“关于取消公安系统“o”字特权车牌的建议案”、“公路收费过多过高问题”、“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供文明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等建议。其中提案“关于吸引仙林大学城创业创新人才来栖霞区发展兴业”被栖霞区政协列为2009年区政协专委会督办十项重点提案之一;“建议尽早、尽快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提案被盟中央采用;“关于取消公安系统“o”字特权车牌的建议案”的提案被省政协采用;“建议加强对于保健方法和技术宣传和培训的监督管理”、“关于建立仙林大学城公共图书馆的建议”、“关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业务能力的建议”等3项提案被市政协采用;“尽快修复仙林大道的地下过街通道”、“仙林地区实行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等提案现目前均已实行。 委员会目前有多人担任了民盟江苏省委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的职务,在盟省委的领导下,他们就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盟省委组织的“江苏新农村建设论坛”和“江苏省教育发展论坛”活动中,我们提交了多篇论文,分别就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作了大会交流。 积极参加学校的情况通报例会和各种座谈会,坚持参加校党委召开的“双月座谈会”和民主党派负责人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组织全体盟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就学校的教学改革、校风建设、廉政建设、学校管理等领域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社会服务:发挥专业优势,情系社会公益。近几年来盟员们充分发挥职业优势,走进社区、学校等场所,围绕多发病及常见病,如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的预防、保健、治疗开展健康讲座及义诊等活动共计十余次。如2011年10月,十余名盟员走进五福家园社区开展秋冬季养生保健讲座及进行广场义诊,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卞慧敏老师走进民盟水科院支部及马群街道,进行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的保健讲座,并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2008年组织部分医生到江心洲慧恩养老院进行义诊,成员有风湿科的纪伟主任、消化科的汪红主任、肿瘤科田永立博士、神经内科姜亚军主任、药剂科束小玉、血液科的陈德芝主任等,此举方便了老百姓看病,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自此委员会决定每年均组织到不同的街道进行义诊和卫生保健科普讲座,以实际行动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退休老盟员陈松育、孙多善、张贤媛教授多次参加了盟老龄委以及学校组织的面向社会的义诊活动,他们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和友爱可亲的态度受到众多患者的好评。除此之外,我们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如于2012年动员盟员及学校师生两次向贵州黎平县一中捐助学习用具和衣物,仅邮寄费就高达700多元。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秉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我校盟员积极为灾区捐款共计7250元。 关爱学生,言传身教。坚持每年对3-4名贫困生进行捐助,关心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让贫困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民盟、学校及社会的温暖。开展师生共建活动,我们与学校的有关班级建立了共建关系,并为共建班的同学就进入临床前的一些注意事项、要求等问题举办了“实验动物基础知识”、“物联网技术及其在中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如何学好中药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技巧和常见题型”、“临床实习前的准备和相关问题”等系列讲座。为丰富我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提升广大同学的学术视野,与校团委、校学生会等合作,开办了面向学生的各类讲座,如2010年邀请南师大汤国安等4位教授进行了有关中国文化的系列讲座,颇受学生欢迎;2014年与我校团委合办组织的“御梦翱翔,励志人生”的系列讲座也获得了圆满成功,钱敏丹老师曲折向上的人生经历、朱翔副主任医师藏地行医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激励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 自身建设:委员会组织发展形势良好,每年的发展指标总能足额完成。在组织发展上能够做到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既注重发展代表性人士和业务骨干,又时刻保持超前意识和忧患意识,又注意培育民盟的后备力量。努力坚持“三结合”的方针,即老中青结合、业务骨干和基本人才结合,重点院系和一般院系结合。考虑到发展对象的现实状况和不大的发展空间,委员会力争将组织发展工作走在前面,将发展的重点定位在刚刚参加工作的博、硕士身上,放在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年轻老师和医生身上,这样发展起来相对容易;另一方面也使委员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为组织发展增添了可持续性。2009年至今共发展了28位盟员,其中有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18名高级职称,3名海外归国博士后。目前委员会共有盟员106人,其中博士学位27人,占30%,副高及以上职称者有76人,占73%,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过去,我们对附属医院的组织发展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组织发展停滞不前,医院的盟员最少时仅有9人。近年来,委员会针对上述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改变发展方式,将发展的重点向医院倾斜,向年轻医生倾斜,医院的盟组织发展呈现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委员会同志的共同努力,目前医院已有盟员28人,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附属医院支部。目前,该支部已成为附院的第二大民主党派组织。 盟务活动:为了增强盟员间的凝聚力,委员会及各支部不定期组织盟员开展各项活动,如传达盟省委的会议精神、布置盟省委下达的各项活动、组织盟员向省盟教育论坛投稿、讨论对学校各项工作及发展的建议、慰问离退休老盟员、新老盟员联谊等。此外,每年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盟员外出参观考察,如考察千岛湖新安江水库、句容岩藤农场等,让盟员们充分领略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2014年12月我们还创新性地举办了首届民盟交叉学科学术论坛,来自基础医学院及信息技术学院的老师在会上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参会的盟员一致认为从学术论坛中获益匪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也促进了盟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科研课题的合作。 此外,在“三八”妇女节期间,盟员陈德芝为盟省委各基层女盟员举办了妇女保健知识讲座。黄玉芳教授分别为仙林新村社区和五福家园社区、摄山新城社区等社区居民举办了“中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健康知识讲座。张振中教授为省盟中片离退休盟员做了《营养与健康》的保健讲座;在南京栖霞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培训会上,由盟委会委员郭海英教授主讲了“工作与健康”,受到了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会后组织参观我校校史陈列馆及药学院中药标本馆,使各位来宾了解了我校作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摇篮的发展简史。 在退休盟员范玉荣、徐嘉珍老师的努力下,积极开展了老盟员舞蹈队的活动,除了平时强身健体外,还在2013年4月走进苜蓿园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了优美的节目。

长期以来,委员会的领导班子团结合作,盟员关系和谐,社会形象良好,落实工作得力,不仅能够及时完成盟省委布置的各项工作,而且还为学校排忧解难,做中共基层组织的亲密友党,委员会自己的组织生活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条不紊,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盟员都能体会到家的温暖,让每一位盟员都处于和谐氛围之中。

盟员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受表彰情况

1993年 胡刚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学术奖 1995年 胡刚获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青蓝工程”首批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1996年 卞慧敏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7年 胡刚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1997年 卞慧敏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999年 胡刚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9年 卞慧敏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0年 胡刚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00年 李伟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 胡刚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1年 卞慧敏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2年 胡刚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2年 卞慧敏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4年 胡刚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5年 胡刚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5年 胡刚获中华医学奖三等奖 2005年 胡刚获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 2005年 李志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6年 胡刚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6年 胡刚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2006年 胡刚获江苏省“青蓝工程”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6年 胡孔法获中国信息化百名学术与管理带头人 2006年 胡孔法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06年 洪敏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07年 胡刚获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2007年 胡孔法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8年 胡孔法获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9年 胡孔法获“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2009年 尚文斌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10年 刘训红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 刘训红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0年 洪敏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010年 李志刚获2006-2009年全国体育竞赛优秀裁判员 2011年 李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1年 胡孔法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 唐宗湘获江苏省特聘教授 2011年 唐宗湘获江苏省双创人才 2011年 唐宗湘获“六大人才高峰”a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2011年 胡孔法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11年 洪敏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12年 卞慧敏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2年 王令充、卞慧敏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2年 胡孔法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 胡孔法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2年 赵玉男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013年 胡孔法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 胡孔法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3年 胡孔法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4年 胡孔法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年 卞慧敏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4年 李志刚获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先进个人

基层组织受表彰情况

获民盟江苏省委表彰 2006年度先进基层组织 2009年度民盟江苏省委基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活力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 获省直工委表彰 2010年度基层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

2011年度基层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

盟员历任各级人大、政协职务情况

胡 刚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至今) 江苏省第九、十届政协常委(1998-2008) 王永珍 江苏省政协委员(1998-2002) 卞慧敏 南京市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2008-至今) 胡孔法 扬州市第六届政协委员(2008-2012) 扬州市第七届政协常委(2012-2014) 黄玉芳 南京市栖霞区第七届政协委员(2008-2012) 姜亚军 南京市白下区第七届政协委员(2008-2012)

尚文斌 南京市栖霞区第八届政协委员(2013-至今)

盟员历任本单位中层及以上干部情况

胡 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2014.5-至今) 朱 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2004-2006) 李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副部长(2006-至今)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2013.6-至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