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今年三季度开展了2013年度江苏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在有关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依据评审原则和程序,经专家评审和投票表决,确定最终获奖项目。评审结果经江苏环保网网上公示和厅长办公会通过,共有31个项目获2013年度江苏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由南通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石健和江苏省城市供水监测网南通监测处处长徐永进两位盟员共同主持的《突发污染事件中水质快速净化及安全保障技术》荣获2013年度江苏环保科技奖。
2010年民盟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成员石健、徐永进等人组成项目组,开展《突发污染事件中水质快速净化及安全保障技术》项目的研究。该科技项目突出了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的预警、事件报告、现场监测、配合处理及调度职责,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及时准确、处置合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的原则,在技术上,选择涵盖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近百种具有突发效应的典型污染物为目标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特定污染物,还建立特定污染物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有毒污染物的定性全扫描筛查技术,包括典型病原微生物富集方法的建立,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有机、无机及环境条件诱发类污染物,结合长江中下游的特点及南通市的具体实际,量身定制应急预案。并建立应急人员、应急方法、应急物资、应急专家等数据库,综合决策应急对策。同时针对供水企业应急物流与其它稳定的物流运作的差异,充分考虑了相关领域内物流规模化、社会化程度低的缺点,提出供水企业以建立应急中心为核心,依托信息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并最终构建快速的应急物流系统的具体方案,形成较为先进的物流模式。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试验和应急实践,完成了《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导则》(简称《导则》)的编制工作。《导则》相关研究成果,在南通城市供水系统中应对源水微污染、长江南通段油类及有机物质污染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2011年9月9日,南通市科技局召开了“突发污染事件中水质快速净化及安全保障技术” (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导则)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通过该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该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2年该科技成果获得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13年,盟员石健、徐永进等使该科技成果内涵更加丰富,并涵盖了三位一体水质监测系统,该科技项目又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民盟南通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