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旧网站数据 > 正文
愚园今昔
2013-03-21
愚园,原名“白下愚园”,又称胡家花园。明、清时期一度被称作南京的“狮子林”,它与苏州的狮子林东西呼应,它们均以假山取胜,堪称江南双壁。 南京的狮子林位于南京城内西南隅,临近古凤凰台和杏花村。可惜早在清末、民国初年被毁,由于园主胡熙斋的后人经营不善,加上生活不检点,最终倾家荡产,园林日益衰败,乃至日寇侵华,南京沦陷,一代名园被毁殆尽。日伪时期胡家后人将园内假山石悉数出卖给当时的路政部门敲石子,做大片,作了修桥铺路的垫基石。“文革”中又一度在山丘下池塘侧挖掘防空洞,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白下愚园”已是今非昔比,面目全非。去年我有机会再度来此,园林已经破败不堪,林木凋零,一片荒丘,数株垂柳,点缀着一泓清浅池塘。如果一次都没有来过的,万万不会相信,更不会想到那就是昔日峥嵘一时,号称南京狮子林的“白下愚园”旧址。 提起白下愚园,不由想起一段往事,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正当而立之年,我刚从基层借调到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慕名考察了“愚园”。同来的有丁云青、陈万孚、李松舟先生。当年的愚园除假山缺损之外,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垂柳、曲桥、残荷……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个环境幽美的大杂院。但其规模、格局仍不失其一代名园的风范,气质非凡,虽镂窗花墙残破不全,环境范围依稀可见。愚园园林面积极大,所谓垒石空灵,曲径宛转,颇具江南古典园林韵 味。它利用叠山点景和采用紧凑的庭院连接的手法,布置得极有丘壑。在建筑构思上运用平直与曲折相交替,开洞与幽深相间的艺术手法,前后连成一气,使之变化多端,引人入胜。充分显示出私家园林妩媚秀丽的风姿。此园最大的特点是以石胜,反映出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对空间的组合利用所独具的匠心。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假山石到处散乱,东一块,西一块,似乎已经被人搬走了不少。水池中间还有座“九曲”石桥,由南而北铺设,中有亭阁、水榭、高低错落相映成趣。池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人影、花影、树影在水中不停地摇曳,偶见池水的一角,还漂浮着几株残荷。 那次愚园之行印象极深,至今记忆犹新,但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物换星移,人事己非,我前面所提到的三位老人,也已相继辞世。如今我也进入耄耋之年,当我今年再次来到愚园,面对污水满池、残垣断壁、黄叶遍地,一片凋零的破败情景,真有不胜今昔之感。 愚园所在地,古代称凤台岗,又名凤台园,这一带旧有瓦官寺,据《建康实录》记载: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移陶官于淮水之北,遂以南岸地造瓦官寺。罔隆谷洼,匿蠢献秀,登眺最胜。从这里可以看到西面长江南岸的三山矶,唐代大诗人李白《横江词》中就有“白浪高于瓦官阁”句。附近有凤台山,山上有台名“凤凰台”。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曾有文彩五色,形似孔雀的大鸟,翔集于此,时人谓之凤凰。封建统治阶级如获至宝,认为凤凰出,万事兴,是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的征兆,于是诏置凤台里,将三鸟翔集地称凤台山,据《江南通志》记载:并在山上起台,称“凤凰台”。 凤凰台后来之所以名噪天下,应该说和李白分不开,李白曾经多次到过金陵,晚年还在金陵居住了一段时间,并写下《登金陵凤凰台》诗这一千古名篇。古时候金陵凤凰台与武昌黄鹤楼齐名,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诗人崔颢游武昌黄鹤楼,写了一篇著名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久,李白也到了黄鹤楼,当他正在构思如何写一首黄鹤楼诗之际,突然见到墙上已题有崔颢的诗,只好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郁郁下楼。拂袖而去。后来李白到金陵,欲拟与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 凤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在这里因为要与崔颢争胜,用的是《黄鹤楼》诗的原韵,不仅开首句法模仿前诗,而且把武昌的鹦鹉洲和金陵的白鹭洲相呼应,真是天造地设。世间竟能有这种巧事,当然这当中也还要有李白的才华。由于两位名人题了诗,由是武黄鹤楼,金陵凤凰台一起声名大噪,称诵一时,一千多年过去了,1985年武昌黄鹤楼重建落成,超过昔日风采,而昔日和黄鹤楼齐名的凤凰台难觅遗踪,何时能再现呢?人们在期待着。据说有位游人慕名来到金陵凤凰台,结果一无所得, 凤凰台芳草萋萋,一片荒凉,到了白下愚园一看也摇头,觉得南京人实在太对不住古人了,竟然把这么一块文化瑰宝弃之不用,太可惜了,于是留下一首五言诗,败兴而去。诗云: 崔诗以楼传,李诗因台飞, 黄鹤已复返,凤凰何时归? 是的,人们多么希望南京的凤凰台也能与黄鹤楼一样重回人间。南京门西一带由于历遭兵燹,几经兴废,瓦官寺、瓦官阁、以及凤凰台、凤游寺这些著名胜迹,早已无影无踪,附近环境风貌也已面目全非,唯有白下愚园和风游寺之名尚存。瓦官寺在五代南唐时改名为异元寺,阁称异元阁,宋兵围金陵灭南唐,阁毁于兵火,寺亦随之易名崇胜戒坛院。原有的风台园尚有南轩和览辉亭。到了明初寺废园荒,后来半入魏公园,半入骠骑仓。万历年间复创刹寺,因有老桂槎岈, 因改名为丛桂庵。状元焦弦再次改名为凤游寺。现在白下愚园所占的位置原为凤台园的部分,明朝一度称魏公园,一名徐锦衣西园和吴中丞别墅,地属凤游寺,与凤凰台址相接。到了清代为胡煦斋所得,因此一般人称这胡家花园。 关于白下愚园,清人邓熙之曾著有《愚园记》。昔日之愚园,据《龠州名园记》记载:西园有古松,苍劲绝俗,下覆二石,紫翠涌郁,一紫烟,一鸡冠,上有宋人题字石刻。金陵状元朱之蕃题日:“六朝松石”。《名园记》还说:“奇峰峻岭,参差崔呜,怪木素藤,樱互映带者也。”晚清时期,园内旧迹尚有葆光堂、茶靡廊、南轩、桐舫、木末亭、云深入、荻岸、柳堤、梅岭、澄怀堂、飞虹阁、海沤亭、桃花、菊畦、菜囤等,并松石之胜。民国以后,愚园沦为大杂院。日寇 侵华,南京沦陷,假山敲碎,填马路。十年动乱,楼阁亭榭尽遭浩劫,至此,一代名园被毁殆尽。 今天,门西一带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建设,相信一代名园,不久将恢复旧观,人们期盼着“凤凰台”不久将与黄鹤楼一样双壁重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