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旧网站数据 > 正文
徐州考察散记
2010-01-18

木化石

(一)

寒潮刚过,天气返暖,阳光明媚。2009年初冬,周末一日,民盟常州市委宣传调研处处长 金明德 先生与校盟支部主委刘振东,率北郊中学盟员一行12人,赴徐州学访考察。车出常州城不久,却惊见田野、屋顶及远处小山丘上到处闪着斑驳的白色,原来是数日前一路南下驻足于常州城外的一场大雪留下的踪迹。真所谓“不出自家门,不见门外景”。星星点点的白雪,反射着冬日的晴辉,一路伴我们来到江苏最北端的古城徐州。

中午时分,徐州盟市委副主委 王 女士、秘书长 赵 先生、宣传部部长 龚 先生和徐州市第二中学教导主任、校盟支部主委早已等候在新市政府广场大道旁。看着市政府广场那恢弘的气派和周围新城区的新貌,我们几个曾在十数年前到过徐州的人,都惊呼徐州今日变化之巨。言谈之间,当主人得知我们此次准备的考察内容除了盟务交流外,还有徐州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时,就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汉王墓和汉兵马俑展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我们自是兴致盎然。

(二)

主人先带我们前往位于徐州城东的狮子山楚王陵参观。狮子山海拔61米,状如狮子,故得其名。墓主人是汉第三代楚王刘戊。据导游介绍,当年开凿墓室,是从山顶开天井往下开凿17米,然后凿出总面积850多平方米的地下陵墓,一座狮子山几乎被掏空了。当时的民工如果只凭一铲一凿,这么大的工程至少要用20年才能完工。据历史学家考证,汉代帝王的陵墓,一般在他继位不久就开始营造,据此看来,刘戊在十五六岁接他父亲的王位,到他37岁谋反失败自杀入葬为止,整个工程前后历时也要将近20年。我们进入墓道,看到部分墓室尚未完工,只是连连惊叹工程的浩大。墓室中的许多文物,价值连城,更令我们赞叹不已。如果说,死者将他生前喜爱的物品带入坟墓还能让现代人理解,那么,令我们不能理解甚至不能容忍的是,死者将他生前喜爱的大活人也一并带入了坟墓!有一个看来比较粗糙的侧室,竟然是汉王的厨师长的殉葬之所!活人殉葬制度,不是在战国秦献公时代即已废止了吗?看来,人的极端私欲并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彻底消失的,它会死灰复燃。一位同行者说,明代还有活人殉葬呢!我们还目睹了刘戊爱妃的殉葬墓室。我不忍去想象,这些活生生的人面临处死前的场面和心理;只是愤慨权势者竟可以为了满足自己死后的继续“享乐”(?)而葬送活人生的权利。如果这样做跟因反叛失败而自杀的刘戊无关的话,那就更令人可怕了——那个时代的当权者抑或是整个时代的人们都被一种观念的鬼魂控制着了吗——为一个死了的“王”献身是应该的!得感谢徐州人,为当代人保存了古人可怕观念的物化标本。

接着,我们参观了汉代兵马俑馆,比较着它们与西安秦代兵马俑的异同,深感徐州汉文化历史的源远流长,赞叹徐州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之功。

(三)

当我们还在尽情欣赏神秘莫测的汉兵马俑时, 金 先生就接二连三接到20多年前在徐州读书时的老同学的催促电话,十二分热情地催我们尽快前往他的几个企业看看。老金在上世纪60年代末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苏北的一个农场,后又调入徐州煤矿当“地下尖兵”,80年代初作为“光和热的开采者”中的佼佼者,与一批青年矿工被组织推荐考入当地一所大学学习。毕业后,徐州的同学乘着企业改革的机会,纷纷从陷入困境的国有大企业中出来创业,胡老板就是自砸“铁饭碗”最先出来创业的第一人。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从一个卖彩纸、敲铜字的小个体户成长为徐州十大民营企业家之一,现在已是徐州香山集团的董事长、省市政协委员,属下有8个分公司。可以想见,他对徐州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先后参观了集团属下的彩钢厂,活动板房厂,装饰城,印刷厂和占地700亩、兼有徽派建筑和苏式园林特色的农家乐山庄宾馆。我们每到一处,分公司的老总都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并且全程陪同,亲自介绍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情况,最后送我们上车,目送我们离去。在去农家乐宾馆的路上,我们一路议论,为自己享受了国宾式待遇感到惴惴不安。不知不觉,汽车从高速公路下行,我们的车就到了山庄宾馆的门口。原来这里已处在苏鲁交界处。这时,天已大暗,远离都市的原野,除了公路上的路灯组合成的一条细长的光带外,便只有满天的星斗。有三四个像门卫身份的中老年人向我们走来,其中一个朝我们招手,示意停车。当我们走下车时,他便快步走上前来一一握手,原来这就是 金 先生二十多年前的老同学——今日香山集团总公司胡董事长!一路上我们已听到那些分公司老总的介绍,说胡董喜欢创业,他创出了一个分公司,就将它交给属下去管理发展,而自己再去开辟另一片天地。近来,他安排好总公司的事务,便全力以赴投入省边界处的农家乐山庄建设。胡董吩咐属下打开所有车灯,一边抱歉地说,这里工程尚未完工,照明未通,只能让你们看个轮廓。一边领着我们一一指点:这几座乡村别墅式样的建筑,将装修成宾馆旅舍,使客人有一种到家的感觉;那里原木式的建筑,将是农家乐饭庄,让客人尝到地道的农家饭菜;背后一大片连绵不断的高高的黑影,那是山坡,山坡上是茂密的树林和竹林,客人可以爬爬山,锻炼锻炼身体;眼前有一片天然的小湖泊,湖中有亭台楼阁、九曲回廊和宝塔,客人可以在那里划船、垂钓……明年建成后,再欢迎你们来!话语间,流露出的是创业的自豪,是我们这些“教书匠”无法体会到的成就感。

四)

异地会见老同学, 金 先生并没带什么值钱的礼物,却带了一捆由他主编的常州“老三届”回忆录《非常记忆》,说是要对他这帮小有成就的学弟学妹们进行永葆艰苦奋斗精神的“再教育”。后来听说,就在我们返常的当天,徐州的老同学们聚会,拿到和没拿到书的同学差点把老金的手机打爆,胡董还在电话中邀请 金 先生明年待其山庄竣工后再度赴徐州,商量编撰出版徐州煤矿同学人生道路的书籍事宜。

老同学远道而来,又带了这么多常州客人,胡董当然要请客啦!他唤来几位老同学——徐州印刷业的“龙头”企业“今日彩印厂”的孙总、香山油漆公司的蒋总等作陪,驾了车朝不远处的山东台儿庄进发。我们知道,台儿庄曾发生过一场壮烈的抗战战役;从这儿再往西不到20公里,便是当年活跃着抗日游击队身影的微山湖。横跨两省边境,竟发现一路都是漆黑的原野,倒是天上的星星更加繁多,给人“星垂平野阔”的感觉。我不怀好意地猜想,因为两省交界处太荒凉,实在没有像样的饭馆吧……不一会儿,胡董带我们来到台儿庄桥边的一个小饭馆。虽然才晚上7点多钟,除了公路上偶尔经过的卡车,四周已一片悄然。饭馆里摆开大圆桌,十七八人围坐一起,包间内马上热气腾腾,热闹起来。一顿晚饭,何以安排到异省?原来是尝野味也。我们不好意思下箸,胡董笑着说:国家保护的不吃,都是允许经营的微山湖正宗野货。一杯酒下肚,大家便无话不说,几个徐州人更是十分健谈。我仔细瞧他们,身材甚至头型、脸型都跟汉兵马俑相似,心下想,他们大约还保存着汉代人的粗犷和质朴吧。果不其然,他们一点儿不掩饰,带着一股豪气,侃起创业的过去、现在、未来。侃得我们客人身上都冒起了热气,忍不住脱去了外套。胡董说,把一笔巨额资金投在省的边界,一来这里地价便宜,紧靠京福高速,未来有商机;二来帮助这里致富——其实当时也没想得太多,只是想,让以后的自己以及许多到这里来的上了年纪的客人可以梦一回童年生活的乐趣。哦,我知道了,原来这里是胡董的家乡,他也有怀旧情结,他也理解别人的怀旧情结,他便把这种情结外化成物质形式,安放在这荒僻的、交通还算便利的两省交界之地,并因地制宜,利用此地的自然资源,不声不响地拉动家乡和两省交界处的经济繁荣。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庄子“神人无功”的境界就是这样的吗?我闭上眼睛,神游若干年后的苏鲁两省交界处,天仍然这样蓝,地仍然这样绿,水仍然这样清。在这蓝天之下,绿地之上,清水之旁,却是人气鼎沸的了……席间, 金 先生还和几个老同学回忆起当年同窗共学时的许多“名人轶事”和“拳打脚踢”的趣事,说到热闹处皆哈哈大笑。这顿晚饭,饭菜不可谓不丰富,但我觉得,这更像是一顿精神晚餐。

(五)

第二天清晨,在老金的矿工同事、常州人陈师傅的向导下,我们来到了城南的云龙湖畔。据介绍,这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人工湖泊,因傍云龙山而得名,其面积远超于杭州西湖和常州天目湖。如今在市政府数亿元的投资建设下,打造成“赛西湖”的代表性著名景观。青霜薄雾下,远山近峰和新建的湖边长廊、悉尼式的艺术馆在朝阳下时隐时现,一群冬泳爱好者在寒冷的湖水中尽显风流。不禁使我想起了毛泽东的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赞叹徐州的山水之美,赞叹徐州人赶超江南的宏伟手笔,更赞叹徐州人的豪情壮志。

沿云龙湖边向南走,我们来到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纪念馆,瞻仰了凤凰山坡上雄伟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位前敌委员会指挥员的塑像前,我们其中的五位怀着敬仰之情,也带点老顽童的调皮,模仿他们的姿势神情留了影。相机咔嚓一声,我脑中忽然蹦出“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词语,现在不是经常有人提到这个名词吗?那徐州的文化传统又是怎样的呢?我想,这一定跟那纪念碑旁镌刻着的数千英烈的名字有关,跟那解放徐州的指挥者有关,甚至跟徐州几千年来的历史有关。不必去抽象思索了,那热情接待我们的胡董事长不就是被这里的传统文化浇灌出来的一棵汉柏吗?我又想起昨晚饭桌上 金 先生与董事长笑谈的同窗往事,当年两人总是为了我夸常州你夸徐州而争吵不休,难怪胡董事长立足家乡干事业,而老金也在20年后回到家乡常州来供职;我又想起徐州盟市委的 龚 先生不无自豪地介绍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胡董事长则是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历史上徐州出过的95个皇帝,皇帝个数全国第一!难怪胡董事长当年还是个大学生时,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做大老板,改变徐州的落后面貌,让江南人不敢小瞧徐州!两千多年前的汉王不甘臣服的性格影响了后世的徐州人吗?我不敢肯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汉王的极端自私——自己不能活别人也不能生的性格,早已被徐州人抛弃了,代之以相反的精神:我富了,让别人也富!胡董事长正是这样的呵,当年的许多同学哥们、工友同事下岗了,还有许多不相识的来自徐州和远方的人们,胡董事长为他们提供了多少工作岗位,甚至创业机会——“苟富贵,毋相忘”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六)

返常路上,因为疲劳,大家很少说话。但我知道,大家都在心里回味2天来的收获,共同的感受是大开眼界而不虚此行。看来,各地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足不出户,夜郎自大,则必然成为井底之蛙。《庄子·秋水篇》里的河伯形象,讽喻的就是这种人吗?途中休息时, 金 先生习惯性地抽起了烟。他在想什么呢?徐州的老同学说他当年就是他们擅长思想的班长大哥;我与他相交时日不多,仅有两次与他一同外出的机会,但听他闲聊,便得知他是位阅历广、见识博、善思索的长者;读他的文章,又得知他还是一位勤笔耕的文人。今天,当我从文化现象角度来理解胡董事长时,又忽然发现, 金 先生不就是常州地方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文人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呵。我知道,近几年来, 金 先生也在思索常州文化现象,他做过许多关于常州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大课题,被誉为“常州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民间方案第一人”,他今天是否也在思索常州传统文化特色及其对人才成长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再有机会,一定要与 金 先生继续聊聊。

2009年12月

(民盟常州北郊中学支部杨华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