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旧网站数据 > 正文
魅力“四件”伴我行
2009-11-02

魅力“四件”伴我行

——赴新加坡培训见闻

早就听说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岛国,繁荣的大都会,心驰神往。最近,我有幸作为钟楼区赴新加坡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培训班的一员,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8天的专题培训。亲眼目睹了新加坡的秀美风姿,从视觉到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震撼。我不禁想问,是什么让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成为复杂世界的一处世外桃源?一位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一语道破天机: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眼睛是看不见的,它的竞争力在国家文化,在于硬件之外的软件、心件和灵件。

硬件:花园城市

虽说不是核心竞争力,但外表的美丽不得不提。在新加坡,无论是行走在城市街道,还是坐车在高速公路,放眼望去,平整恬静的绿地、枝繁叶茂的大树和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植被交相辉映。新加坡绿化工作“无孔不入”,行人天桥垂直绿化,路边挡土墙爬满攀爬植物,屋顶也被绿色覆盖。绿树掩映下的楼宇住宅,错落有致,可能因着政府组屋的翻新,我们所到之处,不见破旧的房子,只能根据楼层的多少来判断它的大致年龄。再加上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绿水,花园城市的美誉名符其实。

软件:规范化管理

新加坡的政府、企业的管理非常程序化。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听了新加坡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政府架构与公务员管理、社会保障机制与运作机制等8次讲座;拜访了社区服务中心和建设局、市区重建局等政府部门。在听课和交流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就是:计划。政府组屋政策有翻新计划、重建计划、屋契回购计划以及为贫困家庭提供的特别住屋计划;环保方面的有全民共享水源计划、2012年绿色计划、能源效率援助计划、建筑能源效率标签计划;社会保障方面的有买房及教育辅助计划、公共援助金计划、社区安全与保障计划,其他如无障碍计划、幼儿阅读计划等等,林林总总,大事小事,统统制定计划,按计划落实,按计划考核。每项工作,每个步骤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连新加坡小朋友洗手都被要求按规定的七个步骤进行。我们到陆路交通局访问,走进会议室,每人桌上除了席卡、交流资料、便笺纸、笔以外,还有一份英文说明,是接待安排的细则,短短两小时的接待时间,分七个时段安排,内容从门口迎接、观看ppt、介绍未来发展前景、对话交流到参观展览馆,还有各项活动的负责人。细致程度,可见一斑。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有序和高效。当我们还在为曲线救国、善打擦边球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应该怎样看待新加坡人看似缺乏个性和创意甚至死板,唯法律、唯规定、唯制度是从不懂变通之术的现象呢?

心件:以人为本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语言的国家,但不同种族的却能和睦相处,彼此包容。社区活动,要求各个种族参与;购买组屋,各个种族混合居住。没有贫民窟和富人区之分,公共组屋与私人房产混合建造,在外观设计和基本设施上拉近与私人房产的差距,我们只能凭是否有围墙来判断这是私产还是组屋。新加坡政府从各个层面为居民提供方便,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公共交通四通八达,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新加坡基本是每天一场雨,但居民出行可不必带雨伞,因为从各个组屋到车站都有有盖走廊相连接;新加坡残疾人比率很低,但坐轮椅的残疾人可以走遍全岛无障碍;已婚子女购房离父母近的,中签率会更高……我们参观一幢翻新过的早期一房式组屋,发现每层都被拆除了两户,一户成了平台,增强了采光、通风,一户改装电梯,过道全部安装扶手,方便居民行走。

灵件:新加坡人的精神

新加坡盛产胡姬花,其中卓锦•万代兰被视为新加坡的国花,胡姬花的美丽令人陶醉且不需娇生惯养,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只要一根木桩她就能依附攀登、继而争芳吐艳。从新加坡的历史就不难看出新加坡人选择这种花作为国花的寓意。同样,在新加坡人身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精神。在新加坡培训期间所接触的授课老师和政府官员,他们有的学识渊博,有的勤劳敬业,有的乐于奉献,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认真向上的心态。年近六十的刘教授,象导游一般站在行驶的车厢中向我们介绍裕廊工业岛、纬壹科技园,车厢成了流动的课室。飞跃家庭服务中心的凌展辉,左腿微跛,在带领我们参观组屋区后,下午、晚上连续授课直至九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天晚上现场观摩人民行动党国会议员连荣华接见民众的场景。定期接见民众是新加坡国会议员的一项例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一次,八点开始,往往要到深夜结束。当我们赶到预定的人民行动党一个基层支部时,已近九点。门口登记处有工作人员给前来求见的民众登记,分发号牌。里屋是几个志愿者在分别与来访者谈话,询问所要反映的问题,这个过程形成的记录将被打印成信件,交由议员与当事人当面核实,如果需要政府部门解决,议员会在信上签字作为“请愿信”,直接传真给相关部门,一周内回复当事人。在场的这些工作人员包括议员,白天是银行高级主管、是企业家、是学校校长……,晚上在这为民解困,提供援助。看着他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模样,我带着一颗崇敬的心离开。

8天的新加坡培训之旅匆匆而过,我只是对新加坡有了一些表象的认识,值得看、值得学的地方还很多。诚然,新加坡并非完美无缺,其发展模式也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硬件可以复制,这些软件、心件和灵件,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努力付诸于实践的。

作者:沈 虹(常州市民盟盟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