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电子公告 > 正文
第二届江苏文化研讨会文章评审情况公示
2019-08-08

本届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9篇。盟省委调研处初审后,交盟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进行专家评审。

经专家评审,盟省委领导审核后共评出获奖论文41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5篇,优秀奖20篇(同一获奖等次,排名不分先后)。

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如有意见请于8月9日11:30前反馈盟省委调研处。联系人:曹素萍,联系电话:025-83167237。

一等奖(6篇):

1.《新时代语境下文化协调发展路径探究——尚古·维新·融合》(常州•王正华)

2.《开展政策效力评估,推进文化协调发展》(南通•赵明远)

3.《区域文化遗产在文化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以古典名著《镜花缘》为例》(连云港•李岩)

4.《协调发展理念下淮安乡村文化供给困境及突破路径》(淮安·张言彩)

5.《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促进江苏文化协调发展》(扬州·黄杰)

6.《加强美术馆事业建设 促进文化协调发展》(省直·李慧)

二等奖(15篇):

1.《南京城市传统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协调发展思考》(南京·张莅坤)

2.《浅论注重农村高雅文化建设在文化协调发展的中的意义》(南京·方晓荷)

3.《江苏文化协调发展有效路径研究》(无锡·周悦)

4.《关于我省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徐州•齐慧源)

5.《强化文化符号 赓续红色基因》(苏州•陈红娟)

6.《突出产业重点、融入发展全局 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连云港)

7.《实施大战略和大融合,用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赋能》(淮安·张兆华)

8.《“全域文化”和“全域旅游”协调发展----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盐城•胡长军)

9.《关于加强我省文化协作治理的研究报告》(盐城·顾颉)

10.《长三角文化圈:实现长三角区域文化协调的一个愿景》(扬州·朱季康)

11.《二次元文化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构建“网红城市”新生态——文化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镇江•胡浩)

12.《关于文化协调发展的理解与思考——基于连云港市的调研》(镇江•李新朝)

13.《关于地方文化建设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分析》(泰州•龚健)

14.《以南京博物院为例析谈文化协调发展》(省直•王东伟)

15.《发挥城市IP传导放大效应 促进江苏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省直•程路)

优秀奖(20篇)

1.《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建设“非遗金箔特色小镇”的几点探索》(南京•万宝宁)

2.《中山陵园风景区以“文化+旅游+教育”为抓手,实现文化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南京•王毅)

3.《关于江苏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无锡•李卓一、冯伟)

4.《关于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无锡·史强)

5.《文化协调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嵊州越剧小镇建设的理念与启示》(无锡·陈承红)

6.《强化舞动汉风,助推江苏文化繁荣》(徐州·王维婷)

7.《浅析淮海经济区城市红色文化协调发展》(徐州·姚冰阳)

8.《建设社区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几点认识》(省直·张雪蓉)

9.《乡镇文化体建设与文化要素协调发展——基于溧阳市竹箦镇的实践分析》(常州•陆克寒)

10.《关于文化和旅游协调发展的思考——以常州为例》(常州·刘兴尧)

11.《乡村不能没有灵魂——关于协调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的建议》(苏州•汤卫明)

12.《倡导T态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苏州•钮烨烨)

13.《刍议文旅融合时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南通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南通·韦峰)

14.《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协调发展——以南通为例》(南通·蒋鹏)

15.《破解城乡文化协调发展难题探索》(南通·黄欢、袁宝华)

16.《让“诗和远方”走得更远!——浅谈文化协调发展中“文旅融合”的几点建议》(南通·窦立毅)

17.《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服务文化民生发展——以连云港市为例》(连云港·朱昇斌)

18.《一条大河波浪宽——从盐城蟒蛇河的保护开发谈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盐城·林汉成)

19.《诗与远方美美与共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扬州•李飞)

20.《新时期如何提高文化协调发展水平——县级市文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泰州) 民盟江苏省委调研处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