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江苏民盟 > 扬州 > 正文
卜李慧:感悟智慧人生——读《心安即是归处》有感
2025-04-17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身处其中,易被各种欲望和压力所裹挟,往往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闲暇时,若手捧良书,寻得心灵归所,感悟人生真谛,也乃人生一大乐事。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文字朴实无华,蕴含人生哲理,读来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翻开《心安即是归处》,就仿佛踏入了季羡林先生用文字构筑的精神桃源。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洞察,为读者铺就了一条探寻内心安宁与生命意义的道路。

亲近与领悟,汲取生命力量

季先生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放在第一位的。书中关于对自然与生命的描写,更是充满了诗意与温情。季先生对燕园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从二月兰的肆意绽放,到荷塘月色的静谧美好,他笔下的自然充满了生机与力量。他从自然万物的兴衰荣枯中,领悟到生命的轮回与延续。在他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使我重新审视身边的世界,发现那些被我忽视的微小生命,同样有着震撼人心的美。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忘却了自然的馈赠,而先生提醒我们,亲近自然,感受生命的律动,能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去亲近自然,读书和行走都应该是丰富人生的方式。

处世与当下,无须过分担忧

季先生在书中还谈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认为,做人要真诚、善良、宽容,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提倡一种“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季先生还特别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他认为,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他鼓励我们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认真过好每一天,不要为过去的事情懊悔,也不要为未来的事情担忧。在对待名利与得失方面,季先生的态度犹如一股清泉,涤荡着我们被世俗沾染的心灵。他一生著作等身,学术成就斐然,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平和。在那个追名逐利之风渐盛的时代,先生不为所动,专注于学术研究与内心修养。他看淡荣誉,视学术为一生的追求,这种纯粹与淡泊让我反思自己在物欲世界中的奔波与迷茫。我们往往在名利的漩涡中迷失自我,拼命追逐,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先生以自身经历告诫我们,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能让内心充实与安宁的,是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精神世界的丰富。

坦然与笃定,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季先生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在季老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只有放下执念,淡泊名利,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快乐。季先生在书中写道:“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坦荡、清澈、真实。”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心安即是归处,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你是否活得充实、快乐、有意义。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应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以淡泊的心境看待名利得失,以敬畏之心珍视自然与生命。当我们内心宁静、坦然,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在人生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放下执念,淡泊名利,回归内心的平静,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编辑:民盟扬州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