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民盟徐州市联合支部与民盟泉山区委员会在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联合举办“黄丝带帮教”暖心普法共建活动。民盟徐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高媛、办公室主任张静,泉山区司法局代表、盟员律师代表以及黄丝带帮教基地代表等参会,大家围绕黄丝带帮教工作的深化推进开展交流,为特殊群体“新生之路”凝聚合力。
活动由张静主持。张静介绍,黄丝带帮教工作是民盟中央与司法部联合推进的重点社会服务项目,核心在于为特殊人群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帮扶,彰显民主党派助力社会治理的责任担当。她表示,近年来民盟徐州市委会持续深耕监狱帮教领域,通过法律宣讲、心理疏导等多样化服务扎实推进工作,收获良好社会口碑。此次活动特别聚焦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的帮扶创新实践进行研讨。该中心创办人盟员容妮推进实施的志愿者回信帮扶工作,取得初步实效,通过志愿者回复服刑人员在改造期间面临的法律困惑、心理压力、医疗健康等问题,耐心传递法律与健康知识,以文字给予情感陪伴,让服刑人员感受社会关怀,为其改造及回归社会注入信心。
与会人员又围绕“黄丝带帮教工作提质增效”展开了热烈探讨。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代表结合实践,分享服刑人员在疑问咨询、心理需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盟员律师从专业视角切入,聚焦帮教过程中法律服务的适配性与有效性;泉山区司法局代表则结合基层司法服务经验,就帮教工作与司法资源的联动衔接提出思考。大家围绕志愿者回信的优化方向、面对面解答服务的推进、刑满释放人员后续支持的重点等核心议题,充分交换意见,既聚焦当前工作的痛点与难点,也着眼长远服务的可操作性,为后续帮教工作的细化落地奠定基础。
“黄丝带帮教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必须靠制度保障、靠真情维系。”高媛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黄丝带帮教的意义远超“解答问题”本身——一封手写回信、一次法律咨询,不仅能帮服刑人员厘清法律边界,更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帮他们重建对生活的信心,这是“心理慰藉与实际帮助的双重赋能”。针对下一步工作,高媛提出要进一步拓宽黄丝带帮教的覆盖维度,既要深化与监狱、司法局的联动,丰富“普法+心理”的帮扶内容;也要发动更多盟员专业力量,将帮教从“服刑期间”延伸至“出狱后”,通过就业指导培训、成立社会企业等,为其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帮助特殊群体真正“走得出、留得下、过得好”,让黄丝带成为连接社会与特殊群体的“暖心桥”。
此次共建活动,不仅整合了民盟基层组织、司法部门、公益机构的多方资源,更明确了黄丝带帮教工作的“下一步路径”。未来,民盟徐州市联合支部与民盟泉山区委员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暖心+普法”的帮教模式,用实际行动诠释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初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徐州、法治徐州贡献民盟力量。
(葛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