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支部(简称民盟临港支部)自2013年12月14日成立,历经十余载开拓,已成长为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队伍。成员从初始8人增至18人(含在职15人、退休2人、入盟积子1人),平均年龄44周岁,包括5名研究生和3名高级职称人才,展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色。多年来,支部立足临港区域特色,通过组织建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锻造出了一支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基层民主党派团队。
【强化学习与实践,提升履职实效】支部一贯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构建“学习—实践—履职”闭环体系,确保参政议政精准服务区域发展。支部通过学习活动,如“同心阅读 圆盟未来”读书分享会,深入研读党的理论著作和政治精神,强化盟员政治素养和责任担当;同时,支部积极组织调研活动,实地走访双良集团、远景动力公司等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创新成果,捕捉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通过这些鲜活的实践,支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建言献策的动能,形成了常态化的参政议政机制,多次获得表彰,充分彰显了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
【深化社会服务,弘扬社区关怀】支部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服务理念,通过联企、进村、入社等多元化联动模式,聚焦民生需求,贡献民盟智慧。支部长期与社区共建合作,如与浮桥社区联合举办重阳节主题活动,组织文艺演出、赠送慰问品,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同时倾听群众心声、对接基层治理需求。
在乡村振兴领域,支部携手九三农技支部等开展农文旅融合调研,实地考察月城花塘水芹主题产业园等乡村产业园和文化空间,提供产业发展建议,赋能地方经济,体现出盟员“走进社区、融入群众”的务实作风。这些活动不仅唤醒了社会传统意识,更将民盟的温暖传递至基层群众。
【强化组织凝聚,共建党盟协作】支部持续创新组织建设方式,以党盟共建为纽带,提升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支部定期举办活动,强化盟员的政治意识与规则观念,激发盟员的干事热情和创新灵感。在合作领域,支部主动联动党群部门及其他民主党派,搭建跨界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产学研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些努力使得支部不仅成为盟员成长的摇篮,还助力地方建设和谐稳定的政治生态。(赵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