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民盟金坛区委社会服务处创新打造“共享自然 健康心理”公益课堂,由社会服务处盟员汤晓梅走进电胜、虹桥、华苑、指前、华兴共5个社区,为100余名青少年开启“自然疗愈”之旅。活动以“自然认知—心理疗愈—社会服务”三维模式,将民盟教育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新动能。
自然课堂里的心理疗愈
课程设计彰显跨界融合:
草木博物:在电胜社区识别《诗经》植物,用“蒹葭”意象疏导青春期迷茫;
昆虫观察:在电胜社区开展黑蚱蝉观察,通过生命周期讨论挫折应对;
星空冥想:虹桥社区结合天文观测教授正念呼吸法;
真菌网络:指前社区用菌丝体模型演绎人际支持系统;
鸟类迁徙:华苑社区以候鸟轨迹类比生涯规划。
民盟特色的服务创新
活动凸显三大社会价值:
人才下沉:盟员中的心理咨询师、自然观察者开发《共享自然健康心理》读本;
资源活化:将华罗庚纪念馆、段玉裁故居等盟内资源转化为教学基地;
长效赋能:培训社区工作者掌握“自然疗愈”的方法。
民盟金坛区委主委朱亚群指出,此系列活动实现了“自然教育普惠化、心理健康场景化、盟务工作社会化”,未来将大力推广,让民盟的“奔走国是”更接民生地气。
(华罗庚支部 汤晓梅)